返回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五章 密渊俱困善道迫[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https://m.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郡也将失陷,此其二。魏公今统在洛阳之诸部、各营,多河南、山东人,洛阳打到现在没能打下,如果再改取江都,众必尽散,此其三。”

    杜正伦有文采,缺军略,听马周此言,颇觉有理,沉吟片刻,叹道:“魏公当下所面临之局,确是进退维谷,如明公所论,已陷入进退两难之境。”

    “为王前驱”这四个字,浮现李善道脑海。

    只因战略上的一个错误选择,又或者说,一个被迫、不得不这么选的选择,李密把他自己陷入到了洛阳这个泥潭之中,进退不得,他现在干的这些,不就正是为王前驱的事么?

    李善道暗自警惕。

    战略上的每一步重大决策,当真俱是关乎全局,稍有差池,关键时刻,落错一个子,便可能导致满盘皆输。就像眼下的李密所受之困,便是前车之鉴。以后凡关系到战略层面的决定,务必要多与魏征、刘黑闼等商议,多在自己前世所知的基础上,辨别采用众人的意见。

    他回到席上坐下,说道:“宾王所言甚是。魏公若此际改弦更张,不仅前功尽弃,更易引发军心涣散。洛阳此战,打到现在,说是进退两难,摆在魏公面前的,其实是有进无退。

    “我等身在河北,对此所能做的,只有两件事罢了。一件是,期望魏公能够早日攻下洛阳,解此困局;再一件便是,一则稳固河北根基,随时以备驰援魏公,并同时抓紧时间南下,打下河内,以牵制洛阳守卒、王世充等部隋援,也算为魏公分忧,减轻其压力了吧!”

    杜正伦问道:“敢问明公,计议何时南取河内?”

    “玄成、司马,现正调集粮秣、征募民夫,又康三藏禀与我说,从幽州买来的第一批马,再有几天就能入境清河,我意,便等粮秣、民夫等战备做好,并待马匹抵达后,即南取河内!”

    ……

    徐世绩信中后半部分说的那几件事,只有翟让杀冯慈明这事,李善道没有与杜正伦、马周等讨论,但在杜正伦、马周离开后,他自坐堂上,却拿起徐世绩的来书,目光落在了此事上。

    翟让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落李密的脸面了。

    此前,有个投降了李密的隋朝官吏,名叫崔世枢,降了李密后,却被翟让给当做肉票给抓了起来。翟让强迫他交出财物,以充当赎金。

    把投降李密的人抓起来,索取钱财,已无疑是在打李密的脸。

    这一次更加过分,已不是索取财物,而是公然地杀掉了冯慈明,杀他的位置还是在营门外,众目睽睽之下,肯定很快就会传遍军中,无疑是再次挑衅李密的权威,且是更严重的挑衅。

    李善道手指敲打着案几,忖思心道:“之前只知道李密杀了翟让,坏了义气,但对李密为何杀翟让,其中之原委,不是特别清楚。现今来看,李密杀翟让,固是李密的失策,可翟让缺乏政治头脑,屡次挑衅李密在军中的权威,亦有其过失之处,也难怪李密最终忍无可忍。”

    一个政权,只能有一个声音。

    翟让自恃曾经收留过李密,李密之起家,主要靠的是瓦岗军的力量,而所以有意无意中,一再触犯李密的权威,从这个方面说,他的确也有不智之处。

    既已数触李密权威,现下,李密对洛阳的攻战又渐陷入困境,李密对翟让的容忍只怕是已达极限。无论是为他在军中的权威,抑或是为在这进退两难之际,稳固军心,李善道心中酌道:“李密杀翟让这件事,恐已是近在眼前!弄不好,这一两个月间,就会发生!”

    还是那句话,“李密杀翟让”这件事,就像是一块石头,悬在李善道的心头。

    把自己设身处地,代入到李密的位置,李善道现已是可以确切的判定,这件事情,估计再要不了多久,可能就会发生了!翟让之死,对李密军而言之,绝对是一个转折意义的大事。杀了翟让后,李密表面上加强了他在军中的权威,然他的这个权威,从此之后,却是只建立在“胜利”的基础上,一旦遇到挫折,内部的分崩离析就将会是不可避免之事。

    则在“李密杀翟让”这件大事,即将要爆发之前夕,李善道这时的心境,除掉为翟让感到可惜之外,更要紧的是,一种时不我待的急迫感,强烈地向他袭来!

    必须要赶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前,将他在河北的初步布局,大致完成!

    因为只有当翟让还活着的时候,出於对翟让的忌惮、忍让,李密才会对他也因此而多加容忍。

    当天晚上,一道情报从河东送来。

    这道情报看后,愈发加强了李善道“时不我待”的急迫感。

    却是李渊兵马已进河东郡,兵围河东郡的郡治河东城,但数攻不下,遂其军中现产生了两种意见。一种是以裴寂为代表的“先下河东,再取长安”的稳健意见;一种是以李世民为代表的“河东既难下,便先取长安”的兵贵神速意见。现如下,据情报,李渊正处两难的抉择中。

    因为杨粉堆所遣在河东的斥候,以及康三藏所派往河东的商队的广泛打探,对於河东、太原目前的情况,李善道现是相当清楚。李渊而下面对裴寂、李世民所分别提出的这两种意见,为何会陷入为难的抉择之中,其缘故,李善道因此也能够理解。

    李渊其军,当下所处的处境,其实与李密当下所处的处境相仿,也是十分困窘。

    甚而,比李密现下的处境,李渊其军的处境还更要危险。

    不仅仅是河东城一再猛攻,打不下来,而又若弃河东不打,便入关中的话,即极有可能会出现裴寂所言之的“屈突通拥大众,凭坚城,吾舍之而去,若进攻长安不克,退为河东所踵,腹背受敌,此危道也”的这种危险情况;并且还有太原那边的麻烦。

    太原北边的刘武周虎视眈眈,随时都有可能会大举南下进攻太原。

    却这太原,是李渊军的大本营,那么如果河东未下,又或者绕过河东,进入关中后,刘武周抄其老巢,李渊军所面临的局势,就必将会陷入更加危险的危境!

    那么,当此两难之境,李渊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就刚收到的这道情报来说,情报中并没有说李渊做出了什么选择,他现下还在抉择中。

    但李善道根据他前世的所知,他已经是可以判断得出,李渊肯定是做出了先取长安的选择!

    这也就是说,李渊得长安的时间,与李密杀翟让的时间相同,也已是近在眼前。

    长安一下,坐拥关中、河东,李渊的声势基本就已成了。

    再接下来,等稳定住了关中、河东,李渊必然就会加入进争夺中原的群雄逐鹿战争中!

    一边是李密将杀翟让;一边是李渊将入关中。

    两下相催,从来没有过的这么强烈的急迫感,将李善道整个人都包裹在了其间。

    这一天晚上,他迟迟未能入眠。

    秉着烛火,他细细看了大半夜的地图!

    在河北的初步布局,必须要抓紧时间、全力以赴,务要争取尽快完成!

    ……

    那么,却是说了,具体来讲,李善道心中的“河北的初步布局”到底是甚么?

    简而言之,就是他已经定下的北取武安,南取河内之此接下来的进战之策。

    北取武安,还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攻城略地,扩充实力;最要紧的,是南取河内。

    河内郡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

    如前所述,此郡向北,可入河东;向南渡过黄河,南下是洛阳,转向西去,是弘农等郡,可直扣关中,转向东去,是荥阳等河南腹地。这个郡,如果能够得占在手,那在之后不论是对关中的李渊,或者是对洛阳的隋军和李密,李善道就都可得立於进退自如之境。

    ……

    次日一早,李善道召来魏征、于志宁。

    询问他两人,为进攻武安、河内所在做的战备,做得如何了。

    才刚问起,王宣德进禀,卢承道求见。

第一百八十五章 密渊俱困善道迫[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