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情报局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5章 军为首[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https://m.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唐之后,诸侯争霸,天下纷乱,但凡有些实力者,都想要称王称霸。 章节

    nbsp而在乱世之中,自立为王似乎也变得简单。

    nbsp只要手中有兵,就有希望。

    nbsp而兵的来源,一部分是贫苦百姓无奈于生计,只为了有个馒头充饥填肚子就肯以命来搏。

    nbsp还有一部分是心存精忠报国之心抑或有着抱负,而发自内心的想要当兵。

    nbsp但大多数兵者,却都是被逼的。

    nbsp关于这一点,李煜也有些印象。

    nbsp像水浒中林冲被充军黥面的事迹大家都耳熟能详,就是被迫为兵的例子,其实,这种黥面制度真要追溯,怕是可以追溯到五代。

    nbsp五代时期,豪强林立,倾刻更替,自然大家争相募兵,征伐不息,时间长了,没有好的兵源就只有强征一途。

    nbsp五代时幽州刘仁恭曾规定,凡男子年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全黥“定霸都”。

    nbsp宋代司马光也曾在《资治通鉴》中记载,对应募士兵,“皆文其面,以记军号”,以标明隶属关系,防止逃亡。

    nbsp与黥面的出发点一样,这时的军法极为严酷,后梁太祖曾规定:“凡将校有战没者,所部兵悉斩之,谓之拔队斩。”

    nbsp与此同时,为驱使部下卖命,有的帝王对骄兵悍将又十分姑息纵容,导致军队骄悍,纪律松弛,顺风仗还好说,但打起逆风仗来往往溃败如山倒。

    nbsp而后周能成功崛起,就得益于周世宗柴荣铁腕整顿军纪。

    nbsp后周于显德元年(954年)在高平之战险遭失败后,先斩不战先溃的右军主将以下七十余军吏,使“骄将惰卒始有所惧”,又选诸军精锐者升为上军,羸弱者予以遣散。

    nbsp还挑选各节度使属下的“骁勇之士”,“以为殿前诸班”。“由是士卒精强,近代无比,征伐四方,所向皆捷。”

    nbsp当然,和平年代的宫中侍卫抑或各个王府侍卫,以及一些特殊的编制队伍,并不需要强收兵丁。

    nbsp因为,一般府中侍卫,有真材实学的不少,但凭关系挤进来混份肥差的更多。

    nbsp宫中侍卫,尤其一些王府侍卫,日常又没有多少事情,在平常百姓面前还能抖抖威风,且每月俸禄也不低,自然所求者多。

    nbsp这也就像后世的公务员一样,地位超然,待遇又好,所以几乎很少人愿意主动去当兵,反而更倾向去当侍卫。

    nbsp尤其是乱世。

    nbsp因为,一场仗下来,会死很多人。或许,还没熟悉军中生活,已经没机会熟悉了。

    nbsp尽管如此,哪怕世道再乱,哪怕就算中原之地都十室九空,但依然会有很多兵。

    nbsp没有兵,就没有争霸的资格,对于兵而言,可能不选择当兵,就相当于选择了死亡。

    nbsp所以,权衡之下,当兵虽然容易死,但也好过立刻被当权者威逼而死吧?

    nbsp世道如此,谁都不能改变。

    nbsp李煜知道,南唐十数万兵中,大多数也都是曾经这般征来的。 <

第265章 军为首[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