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颂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6章 西夏立国[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https://m.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br/>
    nbsp没了臣,您身边可就少了一大助力。”

    nbsp刘娥盯着丁谓,咬牙道“似你这样的助力,哀家情愿不要。”

    nbsp丁谓听到刘娥这话,赶忙道“娘娘,我们可是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让臣出兵,可是您的主意。臣要是有个什么好歹,寇准那些人也不会放过您的。”

    nbsp刘娥瞪起眼,冷声道“你在威胁哀家?”

    nbsp丁谓慌忙摇头,道“臣没有威胁娘娘,臣只是在告诉娘娘,臣跟娘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是臣有个好歹,娘娘您的位置,只怕也坐不稳。”

    nbsp丁谓嘴上说着软化,可他话里威胁的意思,表露无遗。

    nbsp刘娥刚才之所以在垂拱殿上主动后退了一步,主动离开了垂拱殿,就是担心丁谓在垂拱殿上胡说八道,把她也牵连在其中,让她难以脱身。

    nbsp如今看来,她是作对了。

    nbsp她要是真的在垂拱殿上,逼着丁谓说出实话的话。

    nbsp丁谓八成会攀咬到她身上。

    nbsp到那个时候,满朝文武才不会在意丁谓在这件事中有多少责任。

    nbsp他们只会认为,一切的责任都是刘娥的。

    nbsp一旦让满朝文武把此次战败的事情全部算到了她头上。

    nbsp那她这个太后也就坐到头了。

    nbsp虽说她身具不败金身,可并不代表她身上的不败金身牢不可破。

    nbsp寇准就是破她金身的金刚钻。

    nbsp刘娥盯着丁谓,咬牙切齿的道“算你聪明,知道把一切的事情推到一个死人头上。如今李昭亮已死,死无对证,哀家还能借此保你一二。

    nbsp随后这一段日子,你就待在府上不要走动,不要出门,也别随便宴客。

    nbsp等到此事揭过以后,你再出来。”

    nbsp丁谓闻言,先是一喜,随后犹豫了一下,低声道“李昭亮有没有死,臣也不知道……”

    nbsp听到这话,刘娥掐死丁谓的心都有。

    nbsp她盯着丁谓,恼怒的质问道“你身为监军,伴随在李昭亮左右,李昭亮有没有死,你都不知道?”

    nbsp丁谓神色尴尬的道“李昭亮跟耶律隆绪大战的时候,刚露出败相,臣就逃了。臣逃到了石州以后,听说李昭亮战死,被辽皇耶律隆绪割下了头颅……”

    nbsp“滚!”

    nbsp“娘娘?”

    nbsp“滚出去!”

    nbsp在刘娥的喝骂下,丁谓滚出了刘娥的寝宫。

    nbsp刘娥面色阴沉的能够滴出血。

    nbsp她没料到,丁谓不仅贪功冒进,导致了兵败,还给她惹了这么多麻烦。

    nbsp“该死!”

    nbsp若不是她在这件事上牵扯太深,她真的想把丁谓大卸八块。

    nbsp“郭槐?!”

    nbsp“奴婢在!”

    nbsp“告诉器械监的人,让他们派人去一趟西夏,哀家不想再看到李昭亮这个人出现。”

    nbsp“……”

    nbsp刘娥心里狠急了丁谓,却又不得不出手帮丁谓擦屁股。

    nbsp……

    nbsp寇府上。

    nbsp祖孙二人闷闷不乐的回到了府上。

    nbsp寇准一进门就破口大骂,“好好了一场战事,居然被一群蠢货搅和的不像样子。若不是为了顾全大局,老夫恨不得亲手摘掉他们的脑袋。”

    nbsp寇季沉吟道“祖父,丁谓今日那番话,你信吗?”

    nbsp寇准骂道“信个屁,丁谓嘴里一句实话也没有。老夫已经秘密派人去怀州查访此事,一旦查证了此事跟丁谓有关,老夫就算是拼着相位不要,也要把丁谓脑袋摘下来当夜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丁谓今日在朝堂上的话,可以说是破绽百出。

    nbsp寇季觉得,怀州兵败,八成跟丁谓脱不了干系。

    nbsp丁谓一个劲的把所有的罪责往一个死人身上推,肯定有问题。

    nbsp以大宋文臣的性子,要是怀州兵败的事情跟丁谓无关,丁谓一定会大鸣大放的回到汴京城,并且在朝堂上义正言辞的跟所有武勋开炮。

    nbsp而不是想现在这样,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

    nbsp不仅让人看着恶心,也让人觉得虚伪。

    nbsp原本寇季还以为,寇准没有看穿此事,准备提醒一二。

    nbsp他也怕寇准遵循了什么刑不上大夫之类的话,饶恕丁谓不死。

    nbsp如今听到寇准愿意拼着相位不要,也要弄死丁谓,他就放心了。

    nbsp祖孙二人没有再在丁谓的事情上多费唇舌,他们两个人开始聊起了西夏的兵事。

    nbsp聊了许久,得出了多个结论,都不太乐观。

    nbsp时间一晃,到了五月。

    nbsp一个又一个的坏消息,尤如雪片一样,飘进了汴京城。

    nbsp西夏和辽国的战事,落下了帷幕。

    nbsp双方罢手言和,并且决定通过联姻缓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nbsp在双方签订了罢战盟约,以及通婚盟书以后。

    nbsp辽国兵马撤出了西夏。

    nbsp西夏王李德明,在兴州,登基称帝。

    nbsp他这一举动,足足把西夏立国,提前了几十年。

    nbsp他改兴州为兴庆府,定都于此,国号大夏。

    nbsp并且在他称帝的当日,向大宋下达了缴文。

    nbsp言称,他本是大宋藩属,一直对大宋忠心耿耿,却不料大宋在西夏危难之际,不仅不肯帮忙,还在背后捅刀子。

    nbsp大宋所作所为,已经违背了一个宗主国对待藩属的原则。

    nbsp所以,他不准备在依附大宋,同时选择立国,跟大宋开始作对。

    nbsp简单的说,就是李德明告诉大宋所有人,他不想称帝,如今走上称帝这一条路,全部是大宋逼的。

    nbsp如今他不仅要称帝,还要跟大宋不死不休。

    nbsp当然了,其本意其实并非如此。

    nbsp李德明早有称帝的心思,也一直在为称帝做谋划。

    nbsp他之所以一直不肯迟迟称帝,就是因为他选择依附在大宋、大辽之间,能频频从两国之间获得巨大的好处,借此一步一步的让西夏变得更加强大。

    nbsp他原本打算等到西夏可以强到可以跟大宋、大辽共称霸主国的时候再称帝的。

    nbsp可如今他先跟辽国酣战了一场,又跟大宋在灵州河畔对持着。

    nbsp三方已经撕破脸了,他也就没有必要继续扮猪吃老虎了。

    nbsp虽说李德明称帝了,也决定要跟大宋大战一场。

    nbsp但是他称帝以后的所作所为,远远没有李元昊称帝以后做的那么激烈。

    nbsp他既没有改姓,也没有让那些汉化多年的西夏人,重新换上党项人的服饰。

    nbsp。

    喜欢。

第226章 西夏立国[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