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有困难,找寇季?[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https://m.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nbsp二人躬身答道。
nbsp寇季笑问道:“我因为一些政事,耽误了一些时日,许久不来,你们可吃好、住好?”
nbsp二人赶忙道:“有园子里的宦官和宫娥们照应,下官等人吃的好,睡得也好。”
nbsp寇季笑着点头道:“那就好……贾昌朝在何处?”
nbsp“贾祭酒在园子内,跟几个大儒在议事。”
nbsp“我去瞧瞧……”
nbsp寇季迈步赶往了贾昌朝一众人议事的地方。
nbsp一进议事的地方,就看到了一堆人正盯着一叠厚厚的纸张在发呆。
nbsp寇季粗略的估计了一下,足足有一尺半厚。
nbsp“这是……”
nbsp寇季忍不住出了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一众人赶忙起身向寇季施礼。
nbsp有人遥遥拱了拱手,有人深深弯下了腰。
nbsp拱手的自然是那些前来参加音韵书籍编撰的大儒,弯腰的是从各处调集来参加音韵书籍编撰的官员。
nbsp“诸位不必多礼,我见诸位愁眉不展的,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
nbsp寇季摆了摆手以后,开口问道。
nbsp贾昌朝对寇季躬身一礼道:“寇龙图如今看到的,是我们昼夜不歇整理出的音韵书籍的草本。里面收录了所有的汉字,也收录了其大致的字义,但具体的字义,以及音韵标注,仍在编撰中,尚没有录入其中。
nbsp仅仅是录入简单的意思,就如此厚重。
nbsp若是将具体的字义和音韵标注录入的话,恐怕会再厚三倍。
nbsp我等着作音韵书籍,是为了教化之用。
nbsp可是若达到了四尺以上的厚度,推行以后,恐怕不便于携带,百姓们也买不起。
nbsp最终,它很有可能会被收录到各家富户的藏书之中,而不是百姓们手里。”
nbsp寇季听到这话,有些意外。
nbsp依照大宋大部分读书人的习惯,他们着书,根本不考虑厚度的问题。
nbsp因为他们在着书的时候,从没有想过将书送到百姓们手里,让百姓们观看。
nbsp他们从一开始,针对的就是那些读书人。
nbsp在这个读书人稀少的时代,每一个读书人都是很值钱的。
nbsp家有薄产的读书人不提,贫寒的读书人,只要不自己自暴自弃,赚一些小钱还是很容易的。
nbsp帮人抄书、代写书信等等,都能赚取一些钱财。
nbsp所以,读书人都有钱。
nbsp着书的时候,根本不需要考虑读书人买不买得起书的问题。
nbsp贾昌朝和一众大儒们,能在着书的同时,将百姓们买书的问题也考虑进去,这十分难得。
nbsp由此可见,他们中间一大部分人,是真的在为百姓做奉献,而不是仅仅为了自己成名。
nbsp“诸位贤达能为天下百姓考虑,天下百姓应该拜谢诸位才对。”
nbsp寇季感慨的道。
nbsp一个大儒听到了寇季的话以后,正色道:“我们着书,是为了推行教化,为百姓谋福,自然不能忽略了百姓们看到书以后的反应。
nbsp此前老夫已经派手下的门生,拿着这一叠东西出去找一些百姓们看过,观察过了他们的反应。
nbsp他们在看到如此厚的书籍的时候,一个个眼中都有惧意。
nbsp有人或许是因为不喜欢读书,有人或许是因为书太厚,囊中羞涩的缘故。
nbsp但不论是那个缘故,只要我们着出的东西不能被百姓们认同,就说明我们着出的东西存在缺陷。
nbsp有缺陷,我们就得改。
nbsp不改,我们还不如不着书。”
nbsp此话一出,其余的大儒们纷纷点头响应。
nbsp寇季再次感受到了古人在着书方面的严谨和偏执。
nbsp寇季郑重的点头道:“言之有理……”
nbsp说到此处,寇季伸手对贾昌朝道:“将你们着成的草本拿过来我瞧瞧。”
nbsp贾昌朝点了点头,吩咐人将桌上的草本拿起来递到了寇季面前。
nbsp寇季拿起了草本,细细的翻看了起来。
nbsp贾昌朝和大儒们着书很细致,细致到寇季细细的看了许久,也挑不出错处。
nbsp唯一让寇季觉得头疼的就是没有标点符号,他看着有些难受。
nbsp寇季看了许久以后,放下了草本,盯着贾昌朝和大儒们道:“诸位近些日子辛苦了……”
nbsp贾昌朝和大儒们闻言一愣,一个个纷纷摇头。
nbsp寇季为何会说这话?
nbsp那是因为他在草本中,看出了贾昌朝和大儒们下的苦工。
nbsp每一个字,以及每一个字延伸出的词,意思、出处,他们都注解的毫无差错。
nbsp要知道,考证一个词的出处,或许很简单。
nbsp可考证许多词的出处,却需要花费打量的时间,翻阅大量的书籍。
nbsp贾昌朝的年龄不大,可大儒们大多却是高龄。
nbsp他们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草本的编着,每天必然有庞大的工作量。
nbsp寇季很在意此事,但贾昌朝和大儒们却无人在意此事。
nbsp贾昌朝在寇季看完了音韵书籍草本以后,就迫不及待的问道:“寇龙图有什么看法?”
nbsp寇季放下了音韵书籍的草本,沉吟道:“诸位着书十分严谨,没有一点儿错处,我没有太多看法……”
nbsp贾昌朝和大儒们听到了寇季这话,脸上皆流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nbsp寇季顿了顿,继续道:“诸位有没有考虑过,将音韵书籍中的字和一个成词,分着成两册书呢?”
nbsp贾昌朝和大儒们闻言,皆是一愣。
nbsp寇季沉声道:“我们着音韵书籍,主要是为了让蒙童、百姓们识字。让他们认识字,懂得字的意思,才是关键。
nbsp成词,可以等他们学会了字以后,再学。”
nbsp贾昌朝和大儒们一个个陷入到了沉思中。
nbsp寇季再次拿起了那一叠的草本,将其一分为二,道:“最关键的是,我们将字和成词分开,书的厚度就会减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百姓们面对书的恐惧,以及购买书的价钱,也会减少一半。
nbsp只要百姓们认识了字,知道了识字的好处,自然不会再对书产生畏惧。
nbsp一些贫寒的人,稍微积攒一些钱财,也能买得起成词书。”
nbsp通俗的讲,贾昌朝和大儒们着出的音韵书籍,就像是一个字典和成语词典的合体。
nbsp寇季现在将它们分成了字典和成语词典。
nbsp贾昌朝和大儒们一起思量了一下寇季的话以后,对视了一眼,纷纷点头。
nbsp贾昌朝郑重的道:“此举倒是可行……可即便如此,书的厚度仍然不便于携带,不便于轻松翻阅。”
nbsp寇季放下了手中的草本,笑眯眯的道:“或许可以考虑用简字。”
nbsp贾昌朝和大儒们又愣了。
nbsp简字并不是后世独创。
nbsp所以贾昌朝和大儒们并不陌生。
nbsp他们一些人在舞文弄墨的时候,偶尔也会用简字。
nbsp简字应用的最广泛的就是忌讳字。
nbsp比如匡、胤、恒、祯等字。
nbsp读书人们在舞文弄墨的时候,碰到了这些字,要么绕过去用别的字代替,要么就缺一笔,要么就用简字。
nbsp只是,读书人们平常纵然用到简字,也十分稀少。
nbsp寇季要在编着的音韵书籍里用简字,几乎要将原有的所有文字翻新了一遍。
nbsp如此大的改动。
nbsp贾昌朝和一众大儒们,也不敢轻易吭声。
nbsp寇季见贾昌朝和大儒们陷入到了沉默中,吩咐人取了执笔,提笔写下了几个字。
nbsp随后又用简体字写了一遍。
nbsp将简体字的好处,更直观的表露在了贾昌朝和大儒们面前。
nbsp“简单、易学,更省笔墨,也更省纸张,印刷的时候,纵然字雕刻的小一些,排列的缜密一些,也不会模糊不清。
nbsp若用简字,书的厚度一下子能缩小三分之二。”
nbsp寇季将简体字的好处,很直观的表现了出来,贾昌朝和大儒们自然看得清清楚楚。
nbsp可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开口。
nbsp许久以后。
nbsp一个年级十分老迈的大儒叹了一口气,自嘲的笑道:“老夫依稀记得,老夫当年读书识字的时候,碰到了一个十分难写的字,学了十数次,写起来依旧会丢一笔。
nbsp为此没被私塾的先生打板子。
nbsp至今,老夫写起那个字,仍旧会少一笔。
nbsp老夫没成名之前,许多人都借此指责老夫。
nbsp老夫成名以后,许多人都是这是老夫特殊的癖好,是老夫单独留出来,辨别自己书画真伪的。
nbsp其实,没有那么多特别的意思。
nbsp老夫就是单纯的写不好它。
nbsp老夫当初若是学的简字的话,或许就不会挨板子,更不会至今都写错它。”
nbsp说到此处,老迈的大儒看向其他人,笑着道:“我们着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福泽万民,福泽百代。现在的字,变成了简字,还是字,意思还是一样的。
nbsp它又不会影响我们的学问,更不会影响圣贤惦记。
nbsp字最开始的时候,也不是现在这样子的。
nbsp这就证明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nbsp先贤能变,我们也能变。
nbsp先贤改变字,是为了福泽万民,福泽百代,我们也是为此。
nbsp所以,老夫赞同寇龙图的想法。”
nbsp贾昌朝和大儒们闻言,一脸苦笑。
nbsp贾昌朝咬着牙道:“福老,我也赞成寇龙图的想法。毕竟,简字对推行教化的好处,十分显着。
nbsp可此事,不是我们能做主的。”
nbsp老迈的大儒看向了寇季,“寇龙图是此次编着音韵书籍的主官,此前编书,不见你的踪影,如今是不是也该出一份力了?”
喜欢。
第765章 有困难,找寇季?[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