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颂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76章 天圣字典[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https://m.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寇季并没有详细的跟种世衡和朱能解释其中的门道,他只需要种世衡和朱能二人明白隐藏钱财流入到大宋的重要性就行。

    nbsp在交代了二人此事以后。

    nbsp寇季陪着二人吃了一些送行的酒,然后眼看着他们上了马,一路往大理的方向扬长而去。

    nbsp寇季在他们走了以后,坐上了马车,悄然回了寇府别院。

    nbsp……

    nbsp对于大宋大部分人而言,要全面推行蒙学,在不动用国库钱财的情况下,只能凭借着抢劫来维持。

    nbsp但对寇季而言,却并非如此。

    nbsp寇季有很多办法能帮大宋弄来足够的钱财全面推行蒙学。

    nbsp比如通过一字交子铺,加印交子,或者超印交子。

    nbsp又比如通过捐赠。

    nbsp整一堆有名无实的名头,号召天下所有商人捐赠,一定能捞来一大笔。

    nbsp粗暴一点,还可以在税上做手脚。

    nbsp总而言之,办法有很多。

    nbsp但无论是那个办法,都有一定的弊端。

    nbsp比如超发交子。

    nbsp固然能短暂的敛来巨万万的钱财,可弊端也十分大。

    nbsp超发的交子过多的话,交子的信誉会大大降低。

    nbsp有可能会跟明朝的宝钞一个下场,失去信誉,被彻底抛用。

    nbsp而随之迎来的就是挤兑狂潮。

    nbsp朝廷没有足够的钱财应对的话,最终就会引起民变。

    nbsp更重要的是,在这个一人为主的时代,掌权者若是尝到了超发交子的甜头,一定会疯狂的滥发交子。

    nbsp交子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亡国的一大弊端。

    nbsp捐赠也有捐赠的弊端。

    nbsp达官贵人们捐赠一两次钱财还行,让他们长久的捐赠钱财,他们绝对不答应。所以钱财捐赠的主力就是富商大贾,富商大贾逐利,朝廷想要他们长久的捐钱,势必要在其他方面开口子。一旦开了口子,商人们就有无数的办法将口子撕的更大。此举对朝廷绝对有害无益。更重要的是,在捐钱的过程中容易催生出贪腐。

    nbsp其他的办法,也就其他办法的弊端。

    nbsp真正完美的办法,寇季和赵祯倒是商量出了一个。

    nbsp那就是在推行蒙学的事情稳定以后,继而推行县学、府学。

    nbsp蒙学免费、县学收费、府学亦是如此。

    nbsp用县学和府学的钱财,贴补蒙学。

    nbsp从而达成一个循环。

    nbsp为了确保各家私塾不破坏这个循环。

    nbsp往后的科举考试中,会将学籍纳入到其中。

    nbsp那些家中有私学的,或者是民间学馆出来的学生,想要参加科举,必须入县学、府学。

    nbsp民间的私塾会因此大大的减少、民间学馆也会如此。

    nbsp送到他们手里的钱财,会因此流入到朝廷手中。

    nbsp地方的那些饱学诗书的先生,想要混口饭吃,也必须进入到朝廷的学府当中。

    nbsp朝廷不仅可以借此合理的调配教育资源,还能监督和影响民间的言论。

    nbsp一举两得。

    nbsp但推行县学和府学,那是以后的事情。

    nbsp现阶段,没有收入补贴的情况下,朝廷必须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方面的钱财。

    nbsp出去抢钱绝对是一个一举三得的事情。

    nbsp一得钱。

    nbsp二得地。

    nbsp三得精兵强将。

    nbsp虽然中间会损失一些兵力。

    nbsp但相比而言,得到的更多。

    nbsp钱,寇季不在乎。

    nbsp寇季看重的是地和精兵强将。

    nbsp朝廷有了地,就能大肆的移民。

    nbsp从豪门大户手里不断的抽取他们的佃户。

    nbsp豪门大户为了避免佃户流失,必须得出血。

    nbsp大宋朝没有主奴契约,只有主仆契约。

    nbsp豪门大户可没办法控制佃户的自由和生死。

    nbsp若是朝廷在主仆契约上,再加以约束。

    nbsp减轻佃户叛逃的惩罚,加重豪门大户苛待佃户惩罚。

    nbsp那豪门大户为了避免佃户流失,还要出更多血。

    nbsp朝廷有了精兵强将,好处更多。

    nbsp对内镇压豪强,对外攻城掠地。

    nbsp豪门大户占着地不给百姓,那朝廷就打出一片地,分给百姓们。

    nbsp大宋的人口有限。

    nbsp抽离一部分,就少一部分。

    nbsp总有那么一天,豪门大户手里的佃户会被抽调干净。

    nbsp到时候,一家十几口的豪门大户,手里握着成百上千亩的良田,看你怎么种得过来。

    nbsp种不过来地,朝廷的赋税又必须缴纳。

    nbsp最终就只能自己不断的往进贴补。

    nbsp贴补的久了,家底掏空了,就只能卖地。

    nbsp土地兼并的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nbsp赵祯和寇季在文制革新的问题上,谋划的很深,想的也很长远,所以需要的时间自然也长。

    nbsp眼下只不过刚刚开始。

    nbsp……

    nbsp寇季回到了寇府别院以后,每日往返于府上、瑞圣园、皇宫。

    nbsp交趾和大理的战事,他不需要太多关注。

    nbsp有曹利用、陈尧咨、种世衡、朱能四人在,一切的战事都能处理妥当。

    nbsp他不需要太担心。

    nbsp他现在需要陪着赵祯盯着各地蒙学的推广进程、以及瑞圣园内的编书和译书的进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在他的指导和监督下,编书和译书的进程十分快速。

    nbsp时间一晃,到了五月。

    nbsp第一版简化字音韵书籍正式的编着了出来。

    nbsp寇季拿到了整本以后,仔细审阅了一番,还是很满意的。

    nbsp编撰出的第一版的简化字音韵书籍,跟寇季印象里的字典很相似。

    nbsp区别就在于,第一版的简化字音韵书籍在注音方面,用的是原有的注音符号,而非字母拼音。

    nbsp后世运用的字母拼音,是建国以后,几位语言学家,在注音符号的基础上改编的。

    nbsp文字的排列,以及一些简字也有区别。

    nbsp文字排列是竖着排列的。

    nbsp贾昌朝和大儒们精简出的文字,跟后世的简体字有一定的区别。

    nbsp但并不影响阅读。

    nbsp寇季尝试着辨认了一番,发现十分顺畅,就拿着书籍入了皇宫。

    nbsp赵祯在看到了音韵书籍以后,并没有急着翻阅,而是快速的召集了满朝文臣入宫。

    nbsp寇季见此,立马从宫里差遣了一个人,到瑞圣园去取更多的音韵书籍。

    nbsp满朝文臣聚齐以后,寇季派人去取的音韵书籍也送到了宫里。

    nbsp赵祯在满朝文臣到齐以后,吩咐陈琳将音韵书籍分发给了他们。

    nbsp满朝文臣拿到了音韵书籍以后,快速的翻阅了起来。

    nbsp刚刚翻开,满朝文武看着很生疏。

    nbsp因为他们学的是繁体字,初看简体字,自然不是那么顺畅。

    nbsp随着时间的推移,等到满朝文武看久了以后,就慢慢的克服了这方面的障碍。

    nbsp能轻易的辨别出每一个繁体字对应的简字。

    nbsp这就是汉字的好处。

    nbsp汉字是由象形文字变化来的。

    nbsp所以无论汉字如何变化,只要其中主要的形不变,就能轻易的辨别简繁。

    nbsp贾昌朝和大儒们都是饱学诗书之人,其中更是有不少文字大家。

    nbsp他们知道每一个字的主要的形在何处,也知道每一个字的关键之笔在何处。

    nbsp所以他们编出的简字,对大宋的读书人而言,其实没有多少辨识障碍。

    nbsp满朝文臣在看完了音韵书籍以后,神色各异。

    nbsp有震惊的、有遗憾的、还有神色复杂的。

    nbsp吕夷简三人在看完了音韵书籍以后,小心翼翼的将其收入到了袖中,一起对赵祯施礼。

    nbsp“臣等为官家贺!”

    nbsp其他文臣见此,也纷纷向赵祯施礼道贺。

    nbsp赵祯笑着道:“为何?”

    nbsp吕夷简拱手道:“官家已经再全天下推行蒙学了,若是再配上这音韵书籍,必然能大兴教化。此书的好处,臣看一眼便知。

    nbsp简单、好学、易查阅。

    nbsp更重要的是,学简字的人,要辨认现有的文字,也不会存在太多障碍。

    nbsp只要懂其形、明其意。

    nbsp简字和现有的字之间,可以随意的辨认。”

    nbsp赵祯哈哈大笑道:“真有爱卿说的那么好?诸位爱卿也是这么认为的吗?”

    nbsp“臣等赞成吕相之言!”

    nbsp垂拱殿内,一片赞成声,一个反对的也没有。

    nbsp可简字音韵书籍,真的好到让人挑不出错吗?

    nbsp其实不然。

    nbsp主要是简字音韵书籍,是一帮子大儒编撰出的。

    nbsp他们一般都是反对朝廷在文字上做文章的重要战斗力。

    nbsp如今他们都被收买了,不会跳出来跟朝廷作对。

    nbsp文臣们自然也不会触赵祯眉头。

    nbsp一些因为反对而反对的官员也不敢出声。

    nbsp因为编撰简字音韵书籍的大儒们当中,有人还给他们中间一些人担任过先生,他们也通读过其中一些大儒的着作,算是人家的半个门生。

    nbsp没办法站出来反对。

    nbsp当然了,更关键的是。

    nbsp反对的人进不了垂拱殿。

    nbsp因为早在朝廷编着简字的风声传出去以后,赵祯和寇季两人就已经动手震慑了一番朝野。

    nbsp朝野上下都知道,赵祯和寇季为了推行简字,敢杀人,也舍得杀人。

    nbsp他们没理

第776章 天圣字典[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