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颂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64章 燕云归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https://m.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br/>
    nbsp寇季是单纯的不喜欢狗腿子。

    nbsp赵祯则有自己用人的标准。

    nbsp用赵祯的话将,我大宋将士辛辛苦苦收复了燕云,官员就应该由我朝廷派遣。

    nbsp而不是用那些投降的旧臣。

    nbsp他们在辽国的时候,鱼肉乡里、残害百姓。

    nbsp如今燕云光复了,还要继续用他们鱼肉乡里、残害百姓?

    nbsp那收复燕云有什么用?

    nbsp朝廷除了版图多了一块外,并不会得到什么大的好处。

    nbsp百姓们亦是如此。

    nbsp反倒是那些狗腿子左右逢源,吃的脑满肠肥的?

    nbsp凭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正是因为有这个用人的理念在,所以赵祯坚持给燕云十六州派遣新的官员。

    nbsp只是,君臣二人坐下来谋划了一晚上,才发现。

    nbsp大宋目前的官员貌似不够用。

    nbsp一下多出了十一州之地,大宋需要派遣的官员多达数万。

    nbsp赵祯和寇季盘算了一晚上,满打满算才凑出了一万人而已。

    nbsp赵祯突然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当的有点失败,居然会出现没人用的局面。

    nbsp寇季则觉得此事十分可笑。

    nbsp有宋一朝,官员群体数量庞大,一直是一个巨大的祸患。

    nbsp如今,大宋的官员居然出现了不够用的局面。

    nbsp“朕是不是该激动一下,开一个恩科?”

    nbsp赵祯在思量了许久以后,突然开口询问寇季。

    nbsp官员不够用,就加开恩科,这是朝廷增加官员最直接的手段。

    nbsp寇季思量了一下,道:“不太妥当……如今我大宋的官员选才十分严谨,官员在出仕之前,最少要经历三年佐官的历练。

    nbsp就算现在开恩科,挑选出的进士三年以后勉强才能用。”

    nbsp赵祯盯着寇季道:“那你说说,从何处去选官?”

    nbsp寇季沉吟了一下,“挑选一些大吏出仕……一些在蒙学内表现的出众的蒙学先生,也可以令其出仕,担任衙门中的一些判官、推官等副职。”

    nbsp挑选出众的蒙学先生出仕,赵祯倒是能够理解。

    nbsp蒙学先生再应征入蒙学的时候,赵祯就向他们承诺过,只要他们任教到了一定的期限,就许他们出仕。

    nbsp赵祯现在令他们出仕,也算是兑现了承诺。

    nbsp可是任用衙门里的那些大吏为官的话,赵祯不太能理解。

    nbsp吏和官,完全是两个阶级。

    nbsp由吏出仕的官员,几乎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nbsp因为朝野上下都不太认可吏出身的官员。

    nbsp在朝堂上,进士出身的官员是第一等,只要不犯错,升官的时候他们都是首选。

    nbsp举荐出身的官员是第二等,升官的时候,没有进士出身的对手,他们才有资格升官。

    nbsp不然的话,他们几乎一辈子都得不到升迁,除非是有朝中重臣推举。

    nbsp吏出身的官员,是第三等,七品官几乎是他们的极限。

    nbsp能跨过七品官门槛的,几乎没有。

    nbsp出身两个字,在大宋官场上几乎可以说代表了一切。

    nbsp而且,大批量选用吏为官,会引起朝野上下所有进士出身的官员不满。

    nbsp在他们看来,朝廷即便是要选才,也应该开科取士,而不是任用一群吏。

    nbsp寇季若是选吏为官的话,传扬出去,一定会招骂。

    nbsp赵祯盯着寇季,迟疑道:“四哥,选吏为官的话,是不是不太妥当?”

    nbsp寇季坦言道:“在我看来,一些好吏为官,远比大部分进士要强。”

    nbsp赵祯沉吟道:“这话朕认可。治理地方的看似是官员,可实际上却是那些吏。一些官员到了地方以后,几乎都不作为。

    nbsp完全是那些吏在治理地方。

    nbsp只是选吏为官的话,明显跟朝廷任用官员的政令不否。

    nbsp到时候朝野上下的官员闹起来,是一个麻烦。”

    nbsp寇季笑着道:“特殊时候,特殊对待。谁要是有异议的话,官家就派谁来此地为官。若是还不听话,就丢去大理教化百姓。”

    nbsp赵祯思量了一下,点头道:“也对,非常时期,朕用一些非常之法,也情有可原。”

    nbsp“那就这么定了?”

    nbsp“嗯!”

    nbsp就在君臣二人商量到此处的时候,幽州城外突然响起了一声悠长的号角声。

    nbsp赵祯和寇季二人皆起身,踱步到了行宫外,看着刚刚变亮了的天色,往向了辽国兵马大营所在的方向。

    nbsp赵祯感叹道:“耶律宗真正式将耶律隆绪的死讯,告诉了所有辽人。”

    nbsp寇季点头道:“耶律宗真忍了一夜才宣布这个消息,看来辽皇耶律隆绪留下来给他自保的兵马,已经在昨夜就悄无声息离开了幽州城外的兵马大营。”

    nbsp赵祯虽然答应了放耶律宗真出关。

    nbsp可并不是说耶律宗真不动,赵祯就不动。

    nbsp赵祯只是给了耶律宗真出关的机会,耶律宗真若是抓不住,那赵祯也不会客气。

    nbsp赵祯沉吟道:“曹玮应该也有所动作了。”

    nbsp赵祯话音刚落,震耳欲聋的战鼓声在幽州城的响起。

    nbsp兵马的奔跑声,呼喊的号子声,瞬间弥漫了整个幽州城。

    nbsp曹玮在点齐了兵马以后,几乎没有任何迟疑,派遣了兵马出城去歼灭辽兵,收复失地。

    nbsp数十万兵马,出了幽州城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nbsp耶律宗真在宣布的耶律隆绪的死讯以后,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带着耶律隆绪的尸骸率兵离开了城外的辽国兵马大营。

    nbsp耶律隆绪在临死的时候,留下了遗言,让耶律宗真将他的尸骸焚毁,扬在燕云十六州。

    nbsp但耶律宗真显然不是一个听话的乖宝宝。

    nbsp他在正式的宣告接掌了辽国的帝位以后,第一件事就是违背耶律隆绪的遗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大宋数十万将士,高处恭、种世衡、狄青三人带领下出了幽州城以后,呈扇形散开。

    nbsp三人兵分三路。

    nbsp高处恭率领着一部分兵马,追在耶律宗真后面,不给他们半点喘息的机会,只要追上了耶律宗真率领的兵马,就是一通砍杀,逼的耶律宗真不得不一直逃跑下去。

    nbsp耶律宗真纵然想停歇一下,布置一点手段阻拦高处恭都不行。

    nbsp种世衡和狄青二人则率领着兵马,赶往了其他地方,开始收复燕云十六州其他的一些城池。

    nbsp李昭亮、王凯二人在接到了曹玮的军令以后,也迅速率兵出击,杀向了应州、云州以被的辽土。

    nbsp辽兵中军溃败,耶律宗真率领着残部在逃命,其他地方面对大宋的强兵,几乎没有多少抵抗力。

    nbsp所以大宋一路势如破竹,一路上几乎是策马狂奔着在攻城掠地。

    nbsp耶律宗真率领着残部逃出关,大宋兵马兵临渝关(山海关)的时候,时间刚好是寇季抵达幽州城十五日之后。

    nbsp耶律宗真由于提前派遣了兵马扫路,又率领着大批残部逃跑,所以逃出关外的时候,麾下的兵马超过了五万。

    nbsp狄青手下的一个参将,率领着一万骑兵,冲出了关口,硬生生的追着耶律宗真的兵马追出去了一百多里地,将耶律宗真手下的兵马杀的只剩下五万以后,才率军而归。

    nbsp“燕云!归宋了!”

    nbsp渝关城头上。

    nbsp狄青在麾下的参将带着一批人头进入到了关城内以后,用平生最大的声音,奋力的咆哮了一句。

    nbsp燕云归宋,大宋一雪前耻。

    nbsp此前的种种屈辱,似乎都随着狄青一吼,消散的干干净净。

    nbsp“虎!”

    nbsp“虎!”

    nbsp“虎!”

    nbsp“……”

    nbsp在狄青喊出了燕云归宋以后,回答他的是将士们激动的怒吼声。

    nbsp直到这一刻,将士们才深深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武卒的自豪。

    nbsp“燕云归宋!!”

    nbsp消息传出了关口,传到了关后的燕云之地。

    nbsp燕云之地城池内的百姓们,有放声大哭者,有歇斯底里的呐喊者,还有提着蜡烛纸钱去坟前祭奠先祖者。

    nbsp燕云归宋四个字,就像是一把火,点燃了整个燕云十六州的百姓。

    nbsp燕云各地,百姓们喊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回家了!”

    nbsp“回家了?!好一个回家了!”

    nbsp幽州城内。

    nbsp赵祯站在行宫前,听到了幽州城内外的呼喊声,一脸振奋。

    nbsp他指着幽州城内欢呼声最热烈的地方,对寇季掷地有声的道:“他们,都是朕子民!”

    nbsp说到此处,赵祯又指向了各处,沉声道:“他们,都是朕的子民!朕身为他们的君父,自当庇佑他们!”

    nbsp“陈琳!陈琳!”

    nbsp“奴婢在呢!”

    nbsp“传令下去,免他们三年赋税,让他们休养生息。”

    nbsp“官家……已经免了三年了……”

    nbsp“那就再免一年!”

    nbsp“喏!”

    nbsp“顺便再将消息传回去,告诉我大宋所有人,燕云回来了!朕把燕云拿回来了!”

    nbsp“喏!”

    nbsp“哈哈哈……”

    nbsp赵祯放声大笑,前所未有的畅快。

    nbsp虽然在耶律隆绪亲自找到他服软的时候,大宋拿下燕云几乎没有任何障碍了。

    nbsp可当燕云真的尽数收复以后,赵祯还是难以制约自己激动的心情。

    nbsp他自己高兴还不行,还要所有人跟着他一起高兴。

    nbsp不仅如此,他还拉着寇季陪他一起喝酒。

    nbsp喝多了以后,说了一句让人惊掉了下巴的话。

    喜欢。

第864章 燕云归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