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颂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60章 贪财入迷的赵润[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https://m.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现在有我和官家盯着,武德司的人几乎将一字交子铺塞满了,才没有发生祸害百姓的事情。可以后呢?继任者若是借用着一字交子铺,肆意的放贷呢?

    nbsp以一字交子铺如今的规模,若是放贷,一旦出现了问题,就是难以收拾的问题。

    nbsp放贷的利益很容易使人疯狂。

    nbsp人一旦疯狂,就容易多发。

    nbsp蜀中交子铺的惨剧历历在目。

    nbsp蜀中交子铺当初只不过是多发了百万贯而已。

    nbsp一字交子铺要是多发,那就不是百万贯能挡得住了。”

    nbsp寇季认真的向王曾阐述着交子铺放贷的危害。

    nbsp王曾哆嗦了一下,盯着寇季厉声道:“你放出了一个祸害!”

    nbsp寇季摇头道:“此事跟我无关,并不是我首创的。交子铺最早可是蜀中商人建立的。我只是看到了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将其拿回来交给了朝廷。

    nbsp我若是不将它拿回来,它就会成为民间商人们敛财的利器。

    nbsp一旦生出大的祸端,朝廷连反制的机会也没有。”

    nbsp王曾神色一暗,迟疑着问道:“再扶持一个跟一字交子铺打擂,还是让它跟一字交子铺一起为祸?”

    nbsp寇季道:“具体该如何做,我们得坐下来好好商量。总会有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但眼下最关键的是订立一套相应的律法。

    nbsp任何事情,没有律法约束,就是不可控的。”

    nbsp王曾郑重的道:“对对对,得制定相应的律法。”

    nbsp寇季继续道:“交子铺如今已经融入到了大宋的方方面面,所以为交子铺制定律法的同时,其他的律法恐怕也得跟着更正。

    nbsp其中需要更正的最多的就是商律。”

    nbsp王曾猛然抬起头,瞪着眼,看着寇季,质问道:“你一直不肯出手,就是打商律的主意?”

    nbsp寇季没有隐瞒,坦言道:“商律更改、添加,都需要一个契机。没有契机,冒然的更改律法,会引起巨大的反弹。”

    nbsp王曾缓缓起身,盯着寇季道:“这个契机就是八方交子铺?!”

    nbsp寇季点点头。

    nbsp王曾脑子里快速的思量着,嘴上也没停着,“想要更改律法,又不想引起巨大的反弹。那就必须要让民间出现一个震惊整个大宋的大案,牵连的人越多越好。

    nbsp如此,官家才能雷霆震怒,以最强硬的手段更改律法。

    nbsp到时候其他人想反对,看在发生了那大的大案的份上,也只能三缄其口。”

    nbsp寇季再次点头。

    nbsp王曾站在原地神色难明,许久以后咬着牙对寇季道:“少杀人,少用韩琦那样的黑心人。”

    nbsp寇季沉吟着道:“韩琦其实还不错,用着挺顺手的。”

    nbsp王曾恶狠狠的道:“什么人都可以用钓鱼的法子做事。唯独朝中官员不能用。若是朝中官员人人以钓鱼的法子做事,百姓们哪还有活路可言?

    nbsp引人犯罪,诱人作恶,多少人命都填不满朝中官员的欲海。”

    nbsp寇季叹了一口气,没有言语。

    nbsp王曾瞪了寇季一眼,拂袖儿去。

    nbsp其实,在寇季心里,王曾的话一点儿错也没有。

    nbsp作为执法者,引人犯罪、诱人作恶,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nbsp百姓们根本不熟知律法。

    nbsp朝野上下的官员可以借此大做文章。

    nbsp为了政绩、为了钱财。

    nbsp朝野上下的官员可以曲解一到政令,然后将其当成一个流言放出去,引导百姓去作恶。

    nbsp然后等百姓们作恶够了以后,他们再一波收割,到时候钱财、政绩,他们可以一次性捞足。

    nbsp朝野上下的官员心中欲海难填。

    nbsp百姓们心中的欲海也难填。

    nbsp一本万利的买卖几乎都写在律法上。

    nbsp所以朝野上下的官员想引导百姓犯罪很容易。

    nbsp此风若是在大宋大行其道,那就完了。

    nbsp毕竟,大宋是历史上最温柔的一个朝代。

    nbsp其他朝代,都有十分铁血、十分霸道的时候。

    nbsp唯有大宋,就像是个婉约的女子,温柔了一辈子。

    nbsp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宋身上一个个小病,最后都变成了顽疾,毁了整个大宋。

    nbsp只是,诱人犯罪的事情历朝历代都有。

    nbsp并且许多名臣能士,干的是相当纯熟。

    nbsp其他朝代对此会有一定约束,下手相当残酷。

    nbsp大宋过于怀柔。

    nbsp一句‘刑不上大夫将所有的文臣宠上天了。

    nbsp他们干出了任何事,只要能解释过去,就不会有太大的罪责。

    nbsp如此,韩琦用钓鱼的方式处事,才让王曾觉得胆寒。

    nbsp可是王曾似乎忘了……

    nbsp“现在的大宋,可非昔日的大宋……”

    nbsp寇季自语了一句,摇着头离开了廊道。

    nbsp回到了书房。

    nbsp就看到了赵润三人站在书房门口,焦急的等着他。

    nbsp赵润一见到寇季,就焦急的道:“先生,那些人并没有按照您的吩咐,将钱存到八方交子铺。”

    nbsp寇季闻言,似乎并不觉得意外,他看向了王安石和曾巩,笑着问道:“你们两个怎么看?”

    nbsp王安石迟疑了一下道:“先生的目的是为了天天有人去八方交子铺存钱取钱,并且保证一定的数量,同时拿到八方交子铺的交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寇季点点头,笑道:“然后呢?”

    nbsp王安石沉吟着道:“先生的人通过买卖的方式,从那些商人手里换取到了八方交子铺的交子,让那些商人将钱存进八方交子铺。然后再把手里的交子用出去,再换成铜钱。

    nbsp如此往复,既保证了手里拿到了交子,也保证了有人去八方交子铺存钱和取钱。”

    nbsp寇季笑着夸赞道:“聪明……”

    nbsp夸奖完了王安石,寇季看向了曾巩,“你呢?”

    nbsp曾巩认真的道:“先生的人从头到尾都没去过八方交子铺,所以即便是做了什么,也不会引起别人怀疑。

    nbsp最难得的是,他们仅仅是从东西两市倒货,就赚到了足以让学生眼红的钱财。”

    nbsp王安石赞同的点头。

    nbsp短短五日。

    nbsp寇季给了六十多万贯铜钱,就变成了七十万贯。

    nbsp那些人一直在汴京城待着,根本没有出去。

    nbsp他们就像是躺在汴京城里赚钱。

    nbsp更重要的是,王安石看那些人赚钱很随意,就像是在郊游,根本没有用全力。

    nbsp若是他们用上了全力的话,恐怕会赚的更多。

    nbsp寇季点着头,笑问赵润,“赚了多少?”

    nbsp赵润心里正在埋怨王安石和曾巩看到了这么多居然不跟他分享,猛然听到了寇季的话,赶忙道:“七十一万一千三百二十一贯……”

    nbsp不等寇季开口,赵润就絮絮叨叨的道:“学生发现,西城的麦子,运送到东城,一担就能赚一个铜钱,买的多还能压价。还有还有那些从四面八方赶过来的货商买东西,城里城外完全是两个价,中间差距很大……”

    nbsp赵润说的这些,在汴京城的商业圈,根本就不是个秘密。

    nbsp只不过,有些纯属是鸡肋,根本没人愿意赚。

    nbsp就拿西城和东城的麦子价钱来讲。

    nbsp虽然中间差着一点微薄的价钱,确实有得赚。

    nbsp但大粮商根本看不上,因为费心费力的去赚那点钱,还不如他们送出去的搭头。

    nbsp小粮商也看不上。

    nbsp雇一个人从城东去城西拉粮,赚到的恐怕还没人工费多。

    nbsp那些穷苦的汉子也看不上着生意。

    nbsp一个人运一辆独轮车,跑一趟,最多就赚三个铜板。

    nbsp同样的时间,去码头上扛包,能赚回五个铜板。

    nbsp运气好碰见了赶时间的豪商,还能赚点赏赐。

    nbsp真的想要借着这个生意赚钱,就得从城西的大粮商手里一次性拿许多货,将价钱压到最低,然后运送到城东,发卖给那些小粮商。

    nbsp中间赚的自然不是一个铜板的差价。

    nbsp但如此行事,必须有一个前提。

    nbsp那就是人脉。

    nbsp没有人脉关系,大粮商是不会将价钱降到最低的,小粮商也不一定会囤积除了自家地里产的以外的粮食。

    nbsp赵润只看到了熊园里的人在中间疯狂的赚差价。

    nbsp却没有看到人家真正赚钱的手段是背后的人脉。

    nbsp就像是赵润说的,汴京城城外和城内的东西完全是两个价。

    nbsp谁都知道从汴京城四面八方来汴京城买东西的那些百姓手里的货物价钱最低,谁都知道从城外直接拦下那些百姓,低价买走他们手里的东西,肯定有得赚。

    nbsp但能插进去做这一门生意的人却不多。

    nbsp你得有人脉,有背景,才能插进人家已经分好的利益圈,去分一杯羹。

    nbsp什么都没有,像是愣头青一样的闯进去,只会碰的头破血流。

    nbsp寇季并没有想着让赵润以后成为一个大豪商,所以没有细细的给他讲解其中的门道。

    nbsp他在听完了赵润的话以后,只是笑骂了一句,“一个个享福享习惯了,手都软了。给了他们六十多万贯本钱,才赚这么点。”

    nbsp赵润、王安石、曾巩三人惊愕的瞪大眼。

    nbsp五天,赚了近六万贯,你还嫌少?!

    nbsp寇季感受到了他们的目光,看出了他们的心思,但却没有说什么。

    nbsp别人他不用说,光是张成多年养出的那一双金眼,只要在汴京城了转一圈,就能捞最少三万贯。

    nbsp他只需要去散落在汴京城各处的当铺浪一圈,就能淘到宝贝。

    nbsp拿到已经沦为皇家产业的万象楼,就能赚取大笔钱财。

    nbsp大宋的人远比后世人淳朴。

    nbsp所以即便是有人作假,也不会那么猖獗。

    nbsp各家当铺里都有价值高昂的好东西。

    nbsp能不能清楚的辨别出好东西的价值,看的是眼力、学识、经验、智慧。

    nbsp比如三年前寇府发给孩子们的压岁钱。

    nbsp若是流落到了民间,见识过的就会知道那是寇府流出来的。

    nbsp没见识

第960章 贪财入迷的赵润[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