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高丽亚,乌拉”[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https://m.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为了能让刺杀取得成功,安重已周密筹划了将近两个月了。
nbsp要说到伊藤博文这个老瘪犊子,那在朝显所犯下的恶行用“罄竹难书”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nbsp早在一九零五年,倭国用武力逼迫朝显签订《已巳条约》,使其正式沦为了倭的保护国,而伊藤则成了朝显事实上的“太上皇”。
nbsp两年后,朝显国王李熙派秘史赴海牙法庭控诉倭国暴行,伊藤博文在得知此事后便立即逼迫其退位,并另立其子李跖为傀儡。不久后再签《丁未七款条约》,规定朝各部长官任命都必须经过“统监府”批准。
nbsp仅仅过了一周,伊藤博文又下令解散朝显国全部军队,仅留七百名皇宫近卫兵,有数千官兵被屠杀。他甚至指示对于那些拒绝缴械的士兵,“宁可错杀千人也不可放过一个”,倭军便在展开了“淸乡”行动,大量村庄被夷为平地。
nbsp一九零八年,伊藤又搞起了垄断粮食贸易的勾当,成立“米谷会社”低价收购农作物运回倭本土,致使朝显国内缺粮严重,在年底爆发的大饥荒中饿死的百姓人数多达数十万之巨。
nbsp随着这些事的发生,安重根的心态也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变。
nbsp最开始他也崇尚“教育救国”理念,先后在海州、镇南浦创办两所学校,大力推行爱国启蒙教育。
nbsp可在朝显军队被强迫解散、大量村庄被血腥屠戮后,深重的民族危机让他不得不放弃原有的温和理念,转而开始进行“暴力革命”。
nbsp他变卖了全部家产募集近三十万卢布,在远东地区组织“大韩青年联合社”,拉起了一支近三千人的义勇兵队伍,自任参谋中将,多次袭击倭国据点。但最终仍是寡不敌众,只能辗转游击,最后才流落到了海参崴以图东山再起。
nbsp在海参崴“新韩村”避难的这段时间,是安重根人生最为低谷的阶段,甚至一度心灰意冷,对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深感无力与迷茫,终日与二十几名老部下为生存而奔波。
nbsp正所谓“否极泰来”,机缘巧合下他遇到了一位华国贵人,便是那在江湖上报号“就那谁”的青马坎大当家杜玉霖啊。
nbsp在此人的资助下,安重根不但解决了缺钱短粮的问题,还明确了下一步该做的事是什么?
nbsp去哈尔滨,去刺杀这一切祸乱罪魁祸首,伊藤博文。
nbsp在杜玉霖离开海参崴前,二人曾有过一次长谈,杜详细地为他讲解了刺杀时需要注意的几件事。
nbsp第一,动手的地点不能选在长春,而要直接定在哈尔滨火车站,因为这里的安检要相对松懈很多。
nbsp第二,将头发剃短,穿西装、粘“仁丹胡”,练习基本的倭语表达,把自己装扮成倭国侨民。
nbsp第三,手枪就使用他赠与的那把鲁格nbspP08,但需提前将子弹头挫成十字形以增强杀伤力。
nbsp其实,这些建议便是真实历史上安采用的方法,杜玉霖不过是把这些照葫芦画瓢地讲了一遍,却让这一世的安重根如获至宝、茅塞顿开,对这位恩公大人就更是崇拜得无以复加了。
nbsp临分别之际,他略带伤感地拥抱了杜玉霖,并承诺“如若不死,必会报答这再造之恩”。
nbsp经过两个来月的踩点和推演,日子终于来到了九月三日,安重根亲手为同胞们复仇的时刻到了。
nbsp早上七点,他一身倭国人装扮从旅馆出来,步行来到哈尔滨火车站。真就好似冥冥中有神助一般,倭方竟指示卫兵对“倭国人免检”,这让他极为顺利地带着武器进入了站台。
nbsp随后便是漫长的等待。
nbsp时间流逝,站台也渐渐拥挤起来,沙国宪兵队、倭国领事馆警察到处巡逻着,期间还有几名倭国侨民跟他搭话,都被他用事先准备好的理由给巧妙瞒混过去了。
nbsp八点半左右,沙国财政大臣戈
第354章 “高丽亚,乌拉”[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