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求求你,当个驸马吧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5章 岂有此理[2/2页]

    这时,房玄龄走上来:贤侄,已给安排妥当。

    赵牧。

    朝廷年轻一辈翘楚。

    李靖,李绩,侯君集等悍将公然的下一代军中第一人。

    皇帝坚持让赵牧参加科举,既想知道赵牧治国之策多厉害,也想知道太子,学子与赵牧之间差距有多大。

    他自己也想见识见识赵牧对朝廷利弊的判断。

    赵牧微微颔首,走进旁边的密室内。

    密室内,火炉旁坐着一人。

    靠。

    李世民。

    赵牧观之当场愣住了。

    李世民何时来的,来就来吧,竟然私下里做他的监考官。

    这也太坑了。

    赵牧简单行礼,直接落座。

    李世民端着茶杯品茶,发现赵牧神情不自在,叮咛说:放心大胆些,但你也别想作弊。

    切。

    赵牧白了眼李世民。

    作弊。

    瞧不起谁呢。

    不过,他的处境和郑丽婉有点类似。

    他计划陈述朝廷弊端呢,李世民端坐旁边,若他直接写出来,这不是蹬鼻子上脸,直接打李世民的脸吗

    但巡查花费不少时间,再不提笔恐怕来不及了。

    赵牧不顾李世民在场,快速奋笔疾书。

    论朝廷利弊,与解决之道。

    朝廷利弊,赵牧早熟知于心,至于解决方法,范仲淹的答手诏条陈十事,足以陈述解决方法。

    李世民品茶时,发觉赵牧下笔如飞,顿时目光集中于赵牧试卷上,当瞧见赵牧陈述朝政利弊,毫不客气点出世家,玄武门之事时,他的面色渐渐冷酷起来。

    这赵牧好大的胆子,自己还在场内,竟直接写玄武门之事。

    此事乃他的逆鳞,平常百官不敢提起,赵牧竟公然写进试卷内。

    岂有此理。

    岂有此理。

    然而,当赵牧写到解决方法时,他面孔已经露出淡淡的微笑。

    赵牧。

    果然贤才。

    总能一阵见血指出朝廷弊端,还能给出妥善的解决策略。

    当他瞧见赵牧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等等,怒气已经彻底烟消云散了。

第355章 岂有此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