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战果几何[2/2页]
蜀王询问:那能否灭国?
赵牧尚未回答,一名兵勇跑进帅帐,单膝跪地道:禀大将军,太子殿下,赵国公前来,于辕门外等待。
太子。
赵国公。
赵牧神情不悦,他与诸将讨论兵法呢,长孙无忌这老乌龟把太子带来作甚,难道怕他造反不成。
走,去迎接太子。赵牧朗声说。
随之赵牧带领一众将军,学高句丽,若非好大喜功,也算有为君主。相比之下,陛下比杨广更优秀,更出色。
听到赵牧把李世民和杨广作比较,长孙无忌狠狠瞪了眼赵牧
杨广,昏君。
满朝文武百官恐怕唯独赵牧敢这么做。
笑问说:贤侄,说说你的东征结果的看法。
大将军,你详细说说吧。郑仁泰焦急说,单单一句绝不会惨败,不足以说服诸将啊。
赵牧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朗声说:隋炀帝首战高句丽铩羽而归,皆因他指挥出现失误以及判断的战略错误,导致百万大军葬身辽东。
再战,纵然做了充分准备,分水陆两路进军,可惜隋军准备对高句丽发动猛烈攻势时,负责督运粮草的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反叛,并围东都洛阳。
使得隋炀帝赶忙下令征伐高句丽大军撤兵,以解心腹之患,回救洛阳。
三征战高句丽,隋末农民起义已呈燎原之势,隋炀帝却依旧强征士兵,出征高句丽。前期取得了平壤之战的胜利,后期再次出现粮草物资供应不足问题,兵士逃亡情况严重。后来隋高句丽国王害怕自己国家被灭亡,因此就派出使者去求和,想让隋炀帝放自己一马,炀帝虚荣心得到满足,因此就下令撤兵,放弃了这次战争。
反观陛下,一来比隋炀帝更善战,二来东征高句丽前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三来本将坐镇决不允许杨玄感之类的事情发生,严重影响陛下东征。
即使诸将担心冬季时,俨然的气候影响三军气势,但陛下欲抽身时,照样能够率兵全身而退,而非像隋炀帝那般兵勇丢盔弃甲,扔下大量粮草落荒而逃。
所以本王说,再糟糕也绝不会发生惨败。
诸将听闻赵牧的分析,纷纷稍稍松口气。唐军不会发生惨败,皇帝领兵全身而退,这么一来绝不会动摇大唐根基。
众人窃窃私语中,李承乾询问:先生,你以为父皇最终战果几何,能否大获全胜?
第639章 战果几何[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