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长久之计[1/2页]
迁民。
屯兵。
李世民依然不满意,希望有万全之策。
房玄龄余光瞥向赵牧,赵牧点头示意他道出策略。
陛下,微臣想法与卫国公不谋而合,支持屯兵计划,想来江都王有更好的计划。房玄龄把问题推给赵牧,一来他支持屯兵计划,二来也提议屯兵的。
赵牧。
李世民声音低沉的叫道。
赵牧思量中,直言说:陛下,首先我支持右仆射迁徙百姓的提议,却不支持借助新罗震慑高句丽,百济的计划。
嗯。
李世民轻轻颔首小】
【说】
赵牧的话说到他心坎上了,不禁询问缘由:为何?
百济,高句丽是唐军血战打下来的,拉拢新罗震慑两地,容易给他做嫁衣。赵牧斩钉截铁说,历史上,唐军夺取百济,高句丽,与新罗来往密切,最终为新罗做嫁衣。
一直来,他不光计划灭掉百济,高句丽,也主张灭掉新罗。
是这个道理。
李世民赞同赵牧的说法,盯着赵牧等待下文。
我建议,灭掉新罗,三地设置平壤节度使,派遣名能力出众的皇室重臣坐镇,屯田,练兵。一来辽东有大量前隋俘虏,多年来熟悉辽东生活,何不选择就地安置呢。二来辽东土地肥沃,屯田耕种,大幅提高粮食产量,朝廷无需承担过多钱粮。第三,也是最关键的,多年来,辽东老兵惨遭高句丽霸凌,侮辱,多失去家眷,子女,我建议大肆提倡迎娶百济,新罗,高句丽女子。
三管齐下,加之文化传播,对所有起义强势镇压,或许能让三国之地融合进大唐内。
李世民,李靖,房玄龄,杜如晦洗耳恭听。
听到或许二字时,李世民君臣吃惊的望向赵牧,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吗?
李世民内心纠结,很快释然了。
中原各地也时常叛乱,起义呢,何况地处东北的高句丽三国,李世民不禁询问:你以为何人较为合适呢?
霍王,李元轨。赵牧举荐才。
事关重大,派何人坐镇再商量吧。
第722章 长久之计[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