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进退维谷[1/2页]
李世民瞪了眼赵牧。
他早知晓赵牧选择拒绝,希望赵牧欣然领命恐成泡影,所以,他早有计策。
然而,赵牧东张西望的举动,让他内心颇为不悦。
殿内气氛死气沉沉时,魏征抱着朝笏挺身而出,躬身向李世民作揖,朗声说:陛下,南北之地相隔甚远,所处理之事非同儿戏,关乎江山社稷平稳,纵然是中书令提出的对策,但微臣觉得中书令该全力耕耘军务,政务之事,自有官吏处理。
赵牧擅长军务,多年来,赵牧以计谋百出而闻名,尚未表现出卓越吏治能力。
率军征战,他丝毫不怀疑的能力,但处理政务....
中书令善谋善断,却缺乏处理政务的经验,陛下计划处理江南南道,东北各地事务,理当从尚书省内挑选擅长理政的贤明,而非从中书省选人。于世宁铿锵有力的说小】
【说】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中书省掌管机要,发布政令,以出谋划策为主,尚书省分为六部,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执行中书省的决策。
简单来说,中书省处理战略层面的问题,而尚书省考虑战术问题。
赵牧常年担任中书令,协助皇上勾勒治国蓝图,靠着非凡的才能,深得皇上和百官信赖。
派遣赵牧负责土司制度,闯关东屯兵屯田,这恐怕非赵牧所长。
陛下,三思啊。
萧?疾步出列,道出自己想法,也不支持赵牧全权负责地方事务。
赵牧掌兵数载,势力蔓延到军中各处,再去地方做出成绩,等于把势力触手延伸到文官内,将来满朝文武兴许全是赵牧的亲信。
随之,张玄素,孔颖达等接连出列驳斥。
朝班内,赵牧听闻魏征,萧?,于世宁,张玄素,孔颖达等文官陆续出列驳斥自己,事情向着他所盼的方向发展,内心情不自禁暗暗高兴。,他本来就不想处理地方事务,免得常年处于奔走于各地的道路,朝廷官吏陆续晦之上。
不折不扣的百官之首啊。
早年,担任中书令,他已怨声载道,担任尚书令,分明把他往火坑内推啊。
不得已,赵牧寄希望于百官。
第822章 进退维谷[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