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 合适人选[2/2页]
陛下放心,户部筹措到足够粮草,再者兵部派人去陇右,与节度使府长史张士贵全权配合,确保前线粮草无虞。李绩作揖汇报。
西征起的仓促,朝廷却经营安西四郡,侯君集灭高昌,赵牧晋升为陇右节度使,大量粮草转向陇右,鉴于赵牧常年居住于长安,所以,朝廷派名将张士贵担任节度使府长史,全权负责陇右事务。
苏定方,薛仁贵等征战吐军的话,仅需送去圣旨,命吴王代表皇上奖励三军。
赵国公,太子乃帝国未来,不宜冒险。国公拿江山社稷做赌注吗?魏征补充,他没有过多考虑,单纯为李承乾安全考虑。毕竟前线征战,形势不明朗,若遭遇流寇或吐蕃散兵游勇怎么办?【1】
【6】
【6】
【小】
【说】
你...
长孙无忌气的面色煞白,怒指魏征,他何尝有此意了,岂敢有此意。
甩了甩衣袖,目光转向房玄龄,杜如晦,李靖,李绩,李道宗等人,众人表情古井无波,丝毫没有参与话题的念头。
一时,长孙无忌越发恼火。
涉及王储之争,这些家伙统统想置身事外,明哲保身。
不得已,他坚持说:陛下,微臣以为太子最合适。
李世民没有当场表态,注意着百官询问:玄龄,克明,懋公,说说你们的想法?
前几日,询问皇室内,何人前去安东四郡主政,房玄龄,杜如晦皆举荐李恪,不像李绩,李道宗偷奸耍滑,他希望房杜二人说说自己的意见。
再者,萧?的话简直目无王法,什么叫吴王代表皇上,他还没死呢,萧?这么急着向李恪表忠心吗?
陛下,南征大捷,陛下派遣魏王代表朝廷犒劳前线将士,吐蕃,西域比南疆更重要,按理说,朝廷该坚持同等规格,但吴王身处军中,太子身为储君不宜冒险,凌烟阁中,赵国公身为百官之首,朝廷内,赵国公深的陛下信任,派赵国公前去前线犒劳三军,既不怠慢轻视前线将士,也表达陛下的隆恩。房玄龄徐徐道来,言语中,尽量不涉及储君之争。
陛下,这些年朝廷过于依仗中书令了,赵国公拒绝的话,事情依然落在中书令身上,莫非中书令负责东北,南疆事务之余,要带陛下圣旨,钱粮去前线犒劳三军吗?这么做容易让世人觉得朝廷无人可用,中书令事必躬亲。杜如晦同意房玄龄的建议,侧身望向长孙无忌,把问题抛过去。
第873章 合适人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