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求求你,当个驸马吧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82章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2/2页]

    吐蕃处于边陲,西部靠近萨珊帝国,南部也有部分小国,安稳与否,关乎帝国边陲安危,想来陛下内心肯定有合适人选。赵牧没有直接回答,他处于尚书令位置,地位有点特殊。

    若举荐的人,和李世民背道而驰,很容易引起君臣矛盾。

    长乐,青萝养胎时,他不想做过于激烈之事,免得引起她们担心。

    萨珊帝国?

    李道宗,李绩,魏征,萧?,岑文不妥。李世民尚未表态,李道宗当场否决萧?的建议,狠狠瞪了眼萧?,高声说:萧阁老所言,简直是视三军性命为儿戏,神武军征战,前赴后继打下吐蕃,多少将士埋骨他乡才打下吐蕃。萧阁老建议不驻兵,扶持部落,这等于朝廷自己给自己制造敌人,假以时日,若对方崛起,吐蕃必将成为朝廷西面之劲敌,微臣以为,必须设置逻娑道,派将领率军驻守。

    没错,朝廷内熟悉西部情况的官吏极少,单纯靠吐蕃部落治理,若吐蕃部落勾结外部之地,没有驻兵的情况下,很容易让吐蕃脱离朝廷的控制,苏将军等人辛苦打下的疆域,必是顷刻间易主,不利于朝廷利益。李绩支持李道宗,支持驻兵,厉声驳斥萧?的怀柔政策。

    此举过于草率,过于单纯,把吐蕃视作白痴,把唐军将士性命不当回事儿。

    闻之,魏征轻轻点头,掷地有声说:陛下,必须驻兵,更改派悍将坐镇,以免吐蕃内部不稳,以免部分部落勾结外邦,朝廷没有彻底解决西域事务前,吐蕃不能再乱了。

    内阁接连驳斥,萧?面子上有点挂不住,气恼的说:驻军,大幅提高国库花销,这笔钱谁出?再者吐蕃距离长安极远,若驻扎的将领临时叛乱,自立为王谁负责?

    这...

    魏征,李绩,李道宗神色犹豫。

    钱粮之事,即使朝廷两线作战,国库依然钱粮充沛,绝非朝廷所担心的问题。然而,叛乱之事过于微妙,谁也不敢驻兵将领没有异心,自立于朝廷之外。

    萧?发觉三人理亏,情绪低沉,有点无言以对,借机快速补充,计划改变皇上过于依靠武将的做法:陛下,微臣不懂兵戈之事,但老夫副使三朝皇帝,对于人心,对于武将心似明镜,帝国扩建需仰仗诸将,但治理时决不能依赖将领,前朝杨玄感,贞观初年的罗艺,前车之鉴,历历在目,望陛下三思。

第882章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