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李恪之忧[2/2页]
详谈抵达王府时,裴行俭望着府门处,靠近马车道:王爷,吴王在外等候。
哦。
赵牧应了声走下车
此时,李恪车驾停靠于府门旁,月色下,仅有几名护卫保护。
目睹赵牧归来,李恪疾步走上去,抱拳作揖:恪拜见先生。
殿下怎么不进府呢?赵牧好奇的询问。
李恪抱拳道:得知先生未归,傍晚,恪只身前诚服,甚至高兴的述职呢。
李恪察觉到赵牧错愕的表情,连忙询问说:先生何意,恪愚钝。
殿下的确挺愚钝。
赵牧掏出瓶可乐扔给李恪,自己重新拿出瓶自斟自饮,不禁询问说:殿下是否想过,陛下为何派你去安东,担任安东都护?
这个...恪一时情急,尚未考虑过?李恪尴尬的说。
现在考虑。赵牧说。
李恪垂首回到座位,气势低沉,面色疑惑,任他绞尽脑汁也猜不透皇上何意,少顷,抓起可乐一饮而尽,仰首望向赵牧说:恪乃庶出,自幼不受父皇疼爱,重视,身上带着前朝血脉,更遭遇百官监督。若非先生教导,恪恐怕没法获得父皇关注。近来,恪建立些军功,必有小人向父皇诬陷恪,父皇才派恪前去安东四郡述职。
呵呵...若陛下这么容易让朝臣蒙蔽,早死在玄武门了,再想想。赵牧白了眼李恪,也不知李恪如何获得苏定方,薛仁贵称赞,难道是军事上有建树,政治上是白痴吗?
李恪起身踱步,托腮思索,依旧满头雾水,惭愧的望向赵牧,焦急的说:先生,烦劳您指点一二。
哎。
赵牧轻叹口气,朗声说:殿下,安东四郡地处边疆,既有百济,新罗,高句丽遗民,也有??,扶余等部落,此处急需将才前去处理。试问诸皇子内,还有何人精通军务,荣获武将称赞?是太子,是魏王,或齐王李佑?他们皆不擅长军务,陛下能依仗的人,唯独殿下。
可此去安东,形同于流放啊。即使获得赵牧称赞,获得父皇认可,李恪为难的说。
他担心朝廷奸臣作祟,阻挠,阻止皇上再调他回长安。
流放?大风小说
亏殿下说的出来。
赵牧痛心疾首,为李恪焦急,这货目光短浅,猜不出皇上深意吗?气恼的说:四郡不宁,乃皇上心头大患,更涉及军政财三权,派殿下前去主政,等于允许殿下自己组建小朝廷,这么简单的道理,殿下为何不明白呢?
第892章 李恪之忧[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