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君臣降唐[2/2页]
本王喜欢你的忠诚。赵牧扬手拍着论钦陵肩膀,朗声说:不妨告诉你,你的前世今生,本王比你更清楚,苏定方率军灭掉吐蕃,对朝廷而言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抹除吐蕃对安西都护府的威胁,对本王而言,把你招揽麾下比灭掉吐蕃更有意义。
嗯?
论钦陵闻之,猛然仰首打量着赵牧。
他没料到赵牧对自己评价这么高,更甚于吐蕃广袤疆域。
哈哈哈,将军无需疑惑,岐王比对,士气高地,两国百姓态度等等。
出现在战场时,他已是知己知彼,指挥三军更游刃有余,所以,赵牧的话不可小觑,赵牧本人更不得轻视。
说罢,禄东赞把神武纪要递给论钦陵,朗声说:此为赵牧撰写的兵书,首条建议即为不打无准备之仗,战场作战以歼灭敌人主力为目标,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强势歼灭。
有时间读读这本书,你肯定能更容易明白苏定方,薛仁贵,曹继叔,席君买的兵力部署,再联合战场情况分析,既令你悔之晚矣,又令你受益匪浅。
喏。
论钦陵接过兵书,心情不悦的坐于旁边翻阅。
这时,禄东赞走到赞普身旁劝说:王上,你暂且屈居于长安,时机成熟微臣向李世民建议,争取劝说他放王上回吐蕃。
不必了。
赞普摇头拒绝,放虎归山留后患,这等简单的道理李世民焉能不懂,即使李世民忽视,大唐文臣武将也绝非白痴。留他性命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又岂能让他回吐蕃呢。
端起茶杯轻吮,淡淡的说:我观李世民心胸广阔,既然我等降唐,但凡恪尽职守,他必不伤及我等性命。
只是委屈王上了。禄东赞惭愧的说。
成王败寇,技不如人,何来委屈之说。赞普内心苦涩,却依然表现的风轻云淡,维持着帝王的气势。
今日是他沦为俘虏,李世民厚待他,若李世民,赵牧沦为吐蕃俘虏,他未必有李世民的胸襟,肯定绝不养虎为患,杀之而后快。
闻之,禄东赞沉默寡言,安静的坐于旁边。
降唐。
即使坏了名声,但结束长达一年之久的囚禁生活。
相较于吐蕃,大唐朝廷为他们父子提供更广阔的天地,或许能够一展所学,实现以前不敢设想的雄图壮志。同时,他迫不及待想了解大唐军务,搞清楚吐蕃,大唐之间的军力差距
查清楚吐蕃灭亡,是否是不可避免的?
第898章 君臣降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