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求求你,当个驸马吧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04章 书院底蕴[1/2页]

    嗨!

    百官惆怅的叹息。

    难怪皇上朝堂内不与百官争辩,罢朝带着百官来骊山书院呢。

    事实胜于雄辩。

    不论疗伤的药物,或受到治疗的兵勇,足以证明发明创造的好处。

    “陛下,推行新政,该徐徐图之。”

    态度最强硬的萧?态度弱化,说起发明创造带来的好处,不单单有眼前疗伤的药物,更涵盖赵牧捣鼓出来的烈酒,精盐,琉璃器,神武大炮,和百姓改装的纺织器,瓷器技艺等等。

    陆续走进普通人家,潜移默化改变着百姓生活。

    他铁心驳斥新政,无非皇上,赵牧重商人,重视匠人,连同军中功臣,十余载内勋贵渐多,朝堂抢夺五姓七望话语权,坊间同豪门世家争利,争夺荣誉。

    这群靠着经商,技艺崛起的新贵,俨然成为朝堂内不可忽视的力量。偏偏这支来势汹汹势力,和豪门世家关系若即若离,而紧紧团结在皇上和赵牧身旁。

    危机。

    五姓七望为首的豪门世家,惨遭皇帝连年打压,各类勋贵飞速崛起,让萧?为首的豪门世家嗅到丝丝危机。

    他突然临时改变主意,皆因萧家在下南洋的过程中获利匪浅,再者萧家子嗣萧嗣业乃神武军内悍将,深受赵牧信任,渐渐让百官的觉得萧家倒戈赵牧。今孙思邈研制出疗伤神药,必然率先向军中推广,特别是神武军。

    利国利民利军

    权衡利弊之下,支持皇帝推行新政,利于萧家,利于江南士族。特别是下南洋持续延续,必是江南士族的飞黄腾达的好机会。

    萧??

    于志宁瞥了眼萧?,内心格外惆怅。

    这老匹夫。

    第几次临阵倒戈了。

    怎奈旁边百官陆续向皇上表态,支持皇上推行新政,显然折服于皇帝手段。

    于志宁犹豫不决,许久底气不足的说:“陛下,推行新政,入不敷出,朝廷投入几百万贯钱,但没有足够收益,今国库充足,诸事无虞,但凡国库亏欠,恐难持续啊。”

    “哪来的钱。”

第1204章 书院底蕴[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