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15章 愤怒的皇太极[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https://m.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图尔格深吸一口寒气,突然对两人拱手:“今日之事,是某家对不起二位。从今往后,还望同心协力,共御外侮”。

    nbsp祖大寿和孔有德连忙还礼,三人相视一眼,一些恩怨多少消散了一些。

    nbsp接下来的日子,盛京内外一片忙碌。征召新兵的告示贴满大街小巷,铁匠铺日夜赶制兵械,城外挖掘壕沟的声音不绝于耳。

    nbsp图尔格亲自督导城防工事,祖大寿奔走招募新兵,孔有德则负责训练火器营——虽然他们的火炮远不如夏军先进,但总好过坐以待毙。

    nbsp他们并未察觉到,夏军的步伐早已停滞,此刻的大军,正整顿着此行所获的物资,调转方向,朝沿海的据点撤退。

    nbsp秦武下达这一指令,背后藏着两个沉重的原因。

    nbsp其一,是北地的严寒,军队中多数士兵来自相对温暖的南方,即便在这个被小冰期笼罩的时代,南方的冬季依旧潮湿阴冷,却远不能与北方此刻的酷烈相比。

    nbsp这在历史上有明确记载,今年的冬天是毁灭性的——才入秋不久,寒潮便已肆虐,刚进十月,暴雪便席卷四野,及至冬月,气温彻底跌至谷底。

    nbsp黄河中下游全线封冻,冰层厚达数尺,甚至可容车马通行,渤海湾与辽东湾也出现大面积结冰,无数船只冻结在海中,渔民陷入绝境。

    nbsp天灾之下,生灵涂炭:庄稼遭早霜摧毁,麦和粟米冻裂无一留存,连明年的种子也荡然无存。

    nbsp土坯房屋经不住低温纷纷坍塌。百姓无柴可烧、无粮可食,冻死者横尸道路,“相枕于道”;躲入地窖避寒之人,又往往因通风不畅缺氧丧命。

    nbsp村落十室九空,流民四处逃散,宛若末日景象——而这,正是明末小冰河巅峰时期的真实写照。

    nbsp许多夏军士兵适应不了这样极端的气候,纷纷病倒。非战斗减员持续增多,军队战力正被寒冷无声地侵蚀。

    nbsp其二,是情报局送来的紧急消息:多尔衮已星夜兼程,率领鞑子主力骑兵回防盛京。

    nbsp若夏军此时继续深入,必将与这支精锐骑兵正面遭遇——而他们完全没有与之抗衡的资本。

    nbsp严寒之下,夏军配备的步枪可靠性大幅下降,击发装置频频故障,一旦发生大规模交战,哑火恐怕会成为常态。

    nbsp更严峻的是,夏军缺乏机动骑兵,而对方却能迅速调集数万铁骑,在广阔的平原上,以一万余名步兵正面迎战大规模骑兵,无疑是以卵击石,结局很可能是全军覆没。

    nbsp权衡再三,秦武最终作出决断:撤退。退回港口据点,保存实力,等待下一个更稳妥的战机。

    nbsp夏军收拾战场的动作利落至极,刚清扫完冰面上的残械与战利品,便即刻转入撤退。

    nbsp此前决战中俘虏的上千匹驽马此刻派上了大用场——它们虽不及战马矫健,却耐力十足,被轮流套上简易驮架,载着伤员、弹药与缴获的甲胄,大大减轻了士兵的负重。

    nbsp战士们踩着尚未消融的薄冰,或是牵着驽马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寒风卷着雪沫子打在脸上,却没人放慢脚步,只盼着尽早返回据点休整。

    喜欢。

第1115章 愤怒的皇太极[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