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17章 祭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https://m.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p;  nbsp接下来的几日,港口据点一片忙碌。吴忠国的船队开始分批运送老弱妇孺,每当战船启航,甲板上的人们都会朝着岸边挥手,眼中含着泪水,那是逃离苦难后的激动与对未来的期盼。

    nbsp而秦武则带着战士们加固据点,修补防御工事,同时清点从鞑子营中缴获的物资——那些甲胄、兵器堆得像小山,既是战利品,也是大夏抵御外敌的底气。

    nbsp港口据点的风雪尚未停歇,营地内却已燃起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nbsp那些被收拢的青壮汉民,虽仍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脸上却少了往日的怯懦,在夏军将士的带领下,成队列地站在临时开辟的校场上。

    nbsp他们手中握着的,有的是打磨锋利的长矛,有的是从鞑子手中缴获的旧刀,还有些人暂时只能握着削尖的木杆,但每个人的眼神都透着一股狠劲。

    nbsp谁都清楚,皮岛的退路是留给老弱妇孺的“安全阀”,而非青壮的“避风港”。

    nbsp“出拳要稳,踏步要沉!”,队列前,夏军老兵嘶哑着嗓子喊着口号,雪花落在他结霜的胡须上,瞬间便化作水珠。

    nbsp青壮们跟着节奏出拳、踢腿,动作虽显生涩,却格外用力,冻得通红的手掌一次次砸在练拳用的草靶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nbsp有人脚下滑倒在雪地里,不等旁人搀扶便咬牙爬起,拍掉身上的积雪继续训练,有人因体力不支头晕目眩,靠着校场边的木桩喘两口气,又立刻归队。

    nbsp他们都明白,这严酷的训练不是折磨,而是在为自己、为家人、为刚刚有了盼头的大夏,挣一条能站稳脚跟的活路。

    nbsp营地的窝棚外,妇人们一边缝补着破旧的衣物、准备着热食,一边望向校场,眼中满是期盼——这忙碌的景象,让这座临时据点褪去了“避难所”的脆弱,渐渐有了“家园”的模样。

    nbsp就在港口据点的训练声与风雪声交织之际,时间悄然滑向大夏五年的岁末。

    nbsp千里之外的南京城,同样被一派庄重的忙碌笼罩。

    nbsp街道两旁,悬挂着的灯笼尚未点燃,却已透着节日的肃穆,百姓们自发地站在路边,神情恭敬。

    nbsp午门之外,夏王身着黑色王服,腰束玉带,身后跟着文武百官,众人皆身着正装,步履沉稳地朝着城郊的烈士陵园走去。

    nbsp陵园内,松柏在寒风中挺立,枝干上积着薄薄的白雪,更显肃穆。

    nbsp一座座墓碑整齐排列,碑上刻着烈士的姓名,有些字迹已被寒冷的冰凌掩盖,却依旧透着凛然正气。

    nbsp夏王走到陵园正中的纪念碑前,亲自整理了碑前的花篮,洁白的绢花在寒风中微微颤动。

    nbsp随后,他率百官躬身行礼,身后的文武大臣们皆敛声屏气,在此刻尽数化作对英烈的敬畏。

    nbsp“若无诸位抛头颅、洒热血,便无今日大夏的一寸土地”,夏王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陵园,“今岁末将至,我等前来祭拜,既是为告慰先烈,亦是为警醒自身——守好这来之不易的江山,护好天下百姓,方不负英烈们的牺牲”。

    喜欢。

第1117章 祭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