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流贼也可以燎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3章 张道浚被流放[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https://m.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时间回到张道浚战败的十天前,也就是刘处直率领联军洗劫开封府后,玄默将奏报发给了京师那天。

    nbsp七月的紫禁城笼罩在一片令人窒息的闷热中,文华殿内,尽管四周摆放着冰鉴,丝丝凉气从中渗出,但殿内还是热的不行,不少人的衣服都湿了。

    nbsp不过如此闷热的情况下崇祯皇帝也很高兴啊,因为不久前昌平副总兵汤九州和宣府的游击周尔敬在磁州击败流寇曹操、八大王,杀敌甚众,流寇仓皇逃入大山。

    nbsp高兴的崇祯皇帝在大殿说道,大明良将众多,随意派出将领便能击败这些流寇。

    nbsp这两年后金也老实没有对大明发动大规模进攻,崇祯可以把精力都用在剿流寇上面了,他觉得再加把劲就可以消灭流寇了。

    nbsp这个捷报让崇祯高兴了两日,直到玄默的奏报来了。

    nbsp“河南急报!开封府六百里加急!”传递奏报的太监那尖细的声音打破了朝堂的宁静。

    nbsp新任首辅温体仁微微抬眼,瞥见皇帝接过奏报时手指的轻微颤抖。

    nbsp朝臣们屏息凝神,只见年轻的天子面色由红转青,最终凝固为一种可怕的铁灰色。

    nbsp“废物!一群废物!”朱由检突然拍案而起,奏报被狠狠摔在金砖地上,“克贼肆虐开封府周围,屠戮宗亲数千!周王...周王惊悸而亡!”

    nbsp朝堂上一片死寂,唯有窗外知了声嘶力竭地鸣叫着,更添几分烦躁。

    nbsp兵部尚书张凤翼率先打破沉默:“陛下息怒,贼势猖獗,非一日之寒,当务之急是调兵围剿,防止流寇蔓延。”

    nbsp“调兵?围剿?”“张本兵,玄默已经调兵了,你就没有其它要说的吗,朕要你这个兵部尚书可不是就为了听你说调兵二字,需要你拿出切实可行的围剿策略来。”

    nbsp张凤翼本就胆小,听到崇祯皇帝冰冷的话,直接跪下连连磕头。

    nbsp周王毕竟和自己隔了几百年了,听说这个消息后崇祯也只是愤怒了一阵子,河南那边才打了大胜仗也不好重责他们,只得说道“既然玄默已经调兵南下,那就令他速速剿灭流寇,周王府这件事就罚他俸禄半年吧?”

    nbsp殿上的臣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可置信,玄默犯了这么大的错居然啥事没有。

    nbsp给事中李云亭出列奏道:“陛下事情没这么简单,玄抚院可能抓不到流寇了,据报克贼刘处直部从开封府离开后,又从怀庆府鸭子口入太行,现已窜入山西泽州境内,山西巡抚戴君恩已调山西总兵张应昌和泽州营参将张道浚等共计八千官军前往剿寇。”

    nbsp听到张道浚三字,崇祯的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这个他曾黜落的锦衣卫指挥使怎么还在带兵,自己好像从宋统殷的报功奏疏里面看到过几次了,宋统殷还把这支队伍从团练变成了官军,只不过那会山西打了不少胜仗自己也没当回事,就批准了。

    nbsp“张道浚...”皇帝沉吟片刻,“可是那个流放雁门关的锦衣卫指挥使张道浚?朕初继位时记得他是阉党成员,同杨维垣这些人关系很好。”

    nbsp温体仁躬身回答:“正是此人,虽私离戍地有罪,然其回乡后屡破流寇,保境安民,宋抚院在时还比较倚重他。”

    nbsp崇祯冷哼一声,未再多言。

    nbsp十日后,又一份急报送达朝堂。

    nbsp“山西围剿流寇失利,泽州营全军覆没损兵二千,参将张道浚被俘后让流寇放回,总兵张应昌已经指挥大军撤离,戴抚院称流寇有十数万,请求朝廷增援。”

    nbsp朝堂上一片哗然。温体仁瞥见皇帝面色阴沉得可怕,急忙出列:“陛下,张道浚丧师辱国,罪不容诛!请立即革职拿问!”

    nbsp“温首辅说得对,分明是张道浚与流寇有私!”御史吴振缨厉声奏道,“否则流寇为什么放他生还?必是通贼无疑!”

    nbsp不少朝臣纷纷附和,要求严惩张道浚。

    nbsp就在此时,山西巡按冯明阶的奏疏送达,这份奏疏没有急于指控张道浚通贼,而是细致列举了他私离雁门戍地的事实,并提出:“张道浚虽曾有微功,然沁水失陷,泽州营全军覆没,功过相抵,当追究其私离戍地之罪。”

    nbsp崇祯看着这份奏疏,心中已有计较,他不便严惩自己亲自提拔的河南巡抚玄默,但是总需要有人为这些败绩承担责任,张道浚的过去和现在,都使他成为了最合适的人选。

    nbsp朝会上,关于如何处置张道浚的争论异常激烈。

    nbsp以温体仁为首的一党坚持严惩:“张道浚丧师辱国,非死不足以谢天下!”

    nbsp而以兵部尚书张凤翼为首的一党则相对缓和:“张道浚虽败,然其先前屡破流寇也是事实。当下正是用人之际,不如让他戴罪立功?”

    nbsp他父亲张铨在朝中也有故旧纷纷上奏为他脱罪,张道浚的哥哥张道泽在京师做官,写了血书为自己弟弟辩护。

    nbsp崇祯冷眼旁观着朝臣们的争论,心中明镜似的,温体仁之所以坚持严惩,是因为张道泽曾经弹劾过他受贿之事,恨屋及乌之下想搞死他弟弟报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33章 张道浚被流放[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