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流贼也可以燎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7章 熊耳山中建山寨[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https://m.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p;   nbsp刘处直讲完后老回回接话到:“大帅我看这里条件还不错,可耕种的土地也多,要不咱们就不转战了,就在这里好好的耕作生活。”

    nbsp其实不止老回回有这个想法,不少实力不济的掌盘子们也有,与其朝不保夕的到处乱窜这里官府控制力薄弱,何不就在这里生活。

    nbsp这些掌盘子没做调查,而刘处直进山前就让李狗才打探清楚了这里的风土人情。

    nbsp“掌盘子们,我问你们一件事,大伙都是陕西山西出来的吧,你们知道为啥我们陕西能出大贼,山西也能出,但是我们来河南也有一年多接近两年了吧,咱们三十六营里面为什么没有河南掌盘子?”

    nbsp大部分人都没想过这事,刘处直提出问题后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那是因为山里土地贫瘠产量不高,你们别看这边土地多,都连不成一片开荒难度又高,不然官府也不会放弃了,这里光靠种地养上几万人问题不大,但是咱们这么多当兵的怎么办,这么多牲畜怎么办,都不要了吗,光靠这里种地是肯定养不活他们的。”

    nbsp“再退一步说就算打出来的粮食够,这里并不是与世隔绝的地方,我们如果人少在这里耕种生活倒是没问题,但是人多了官府肯定会知道我们的,没有了刀靶子和军队,官府想怎么捏我们就怎么捏。”

    nbsp“所以各位兄弟就别想能在这里长久生活下去了大部队迟早要离开的,大伙可以留点人守住这里好好建设一番,以后我们路过还能来歇脚。”

    nbsp几个人数少的掌盘子还是决定离开义军就在这里生活了,他们人少走不走对义军都没啥影响,刘处直就同意了。

    nbsp克营圈好地盘后,刘处直让李中举带着几个书办和两千辅兵五百正兵以及跟着过来的三千流民和一半的工匠留在山中经营这里。

    nbsp对于这里刘处直的要求就是该有的设施都要有,铁匠铺,还有锻造铠甲的工坊,制造火铳的工坊都要慢慢修起来,以后有机会了再往这里多倒腾点工匠。

    nbsp李中举知道他不会打仗,这个任务自己接了也合适,就答应了下来。

    nbsp万事俱备就只有一个问题没解决了,开荒种地是需要启动资金的。

    nbsp伐木、烧砖这些工作人多就能干了,但是种地需要耕牛、农具、种子,还得有足够撑到明年秋收的口粮。

    nbsp这些条件不具备,开荒就只能等着饿死,营里的粮食也紧巴巴的,耕牛之类的也不多,不能给予太大支持。

    nbsp这片山区外面也穷的很,要抢的话就只能回怀庆府周边,那就又跑回官军的包围了。

    nbsp就在刘处直苦思冥想时,李中举嘿嘿一笑,大帅我知道哪里有种子耕牛还有农具了。

    nbsp“嗯,你说说看。”

    nbsp“这里是河南啊,除了藩王大帅觉得谁最有钱?”

    nbsp“卧槽,是不是那帮秃驴?”

    nbsp“没错掌盘子,去年你去山东那会我就在调查了,现在可以用得上了,少林寺不仅仅是登封县最大的地主,放眼全河南,其富裕程度也仅次于七个朱家亲王。

    nbsp“在豫西各地,少林有数十座下院,每一座都拥有相当数量的土地。”

    nbsp“大明建立后,朝廷多次征调少林僧兵,故而少林寺的地位与一般寺院不同,和官府的联系十分密切。”

    nbsp“两三百年积累下来,少林寺广占田地,还能豁免钱粮,还有朝廷的鼎力支持,保护他们的田产。”

    nbsp“只要咱们抢了那帮秃驴,就什么都不缺了,他们的僧兵在咱们义军面前就是小孩子。”

    nbsp“好,这两日我们就去抢秃驴,早日把山寨建起来,以后我再多招募一些工匠回来,慢慢的咱们就不缺铠甲火器了。”

    喜欢。

第337章 熊耳山中建山寨[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