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4章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https://m.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向景王。景王脸上笑容僵了一瞬,随即点头:34;都撤下去!陈先生喜欢清净,你们没听见吗?34;

    nbsp穿过重重院落,景王亲自将陈恪引至一间精心准备的值房。

    nbsp屋内陈设典雅,书案上摆着新研的墨,笔架上悬挂着上好的湖笔。

    nbsp34;这是本王特意为先生准备的。34;景王语气中带着几分炫耀,34;这方端砚,是前朝遗物,据说米芾曾用过。34;

    nbsp陈恪轻轻抚过砚台,触手生温,确是上品。

    nbsp但他心中毫无波动,只淡淡道:34;殿下有心了。34;

    nbsp袁炜站在角落,冷眼旁观这一切。

    nbsp看到景王对陈恪如此礼遇,他心中的嫉妒如毒蛇般啃噬着理智。

    nbsp那些他梦寐以求的重视和尊重,陈恪却如此轻易就得到了,还表现得如此淡然。

    nbsp34;不知先生今日准备讲什么?34;景王迫不及待地问道,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nbsp陈恪从袖中取出《春秋》,缓缓展开:34;今日讲楚庄王39;一鸣惊人39;的典故。34;

    nbsp景王眉头微皱,显然对这个选择有些意外。陈恪看在眼里,心中了然。他特意挑选这个典故,正是要暗示景王——唯有耐心,才能成事。

    nbsp34;楚庄王即位三年,不发政令,日夜为乐。34;陈恪的声音清朗有力,34;大臣伍举进谏,说有一只鸟停在南方,三年不飞不鸣,是何缘故?34;

    nbsp景王的注意力被吸引,身体微微前倾。

    nbsp陈恪继续道:34;楚庄王答:39;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39;果然,半年后,楚庄王亲自听政,废黜十人,任用九人,诛杀大臣五人,举荐处士六人,楚国大治。34;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他刻意在34;三年不鸣34;和34;鸣将惊人34;上加重语气,目光直视景王。

    nbsp景王若有所思,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陈恪知道,这位急于求成的王爷未必能领会其中深意,但种子已经种下。

    nbsp34;先生是说;景王试探着开口,34;有时候,等待也是一种策略?34;

    nbsp陈恪微笑颔首:34;殿下聪慧。治国如烹小鲜,火候不到,强求不得。34;

    nbsp袁炜在一旁听得真切,心中冷笑。在他看来,陈恪这是在故弄玄虚,用些大道理糊弄景王。他忍不住插嘴:34;陈学士此言差矣。孔子曰39;逝者如斯夫39;,时机稍纵即逝,岂能一味等待?34;

    nbsp陈恪不慌不忙,转向袁炜:34;袁侍读所言极是。但不知可曾听过39;欲速则不达39;?34;

    nbsp袁炜语塞,脸色涨红。景王的目光在两人之间来回扫视,忽然大笑:34;两位都是饱学之士,本王受益匪浅!34;

    nbsp陈恪心中暗叹。景王显然没有真正理解他的用意,只当这是一场寻常的学术辩论。

    nbsp他翻开《春秋》,继续讲解其他典故,但心思早已飘远。

    nbsp窗外,一片梧桐叶飘落,在风中打了个旋,落在砚台旁。陈恪拾起叶子,若有所思。

    nbsp34;先生喜欢这梧桐?34;景王敏锐地注意到这个细节,34;本王命人移栽几株到先生院中如何?34;

    nbsp陈恪摇头:34;多谢殿下美意。只是想起一句诗——39;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39;。世间万物,自有其时节。34;

    nbsp景王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不耐。他更关心的是如何尽快获得父皇的青睐,而不是这些玄之又玄的道理。

    nbsp袁炜冷眼旁观,看到景王对陈恪的暗示毫无反应,心中竟生出一丝快意。

    nbsp他暗自发誓,一定要找机会让陈恪在景王面前出丑。

    nbsp讲读结束时,景王亲自送陈恪至府门,礼节周到得近乎谄媚。陈恪一一应对,心中却愈发沉重。

    nbsp这位王爷的欲望如此明显,气量又如此狭小,绝非明君之选。

    nbsp回程路上,袁炜故意落后几步,不再与陈恪同行。

    nbsp他盯着陈恪远去的背影,拳头在袖中攥紧。

    喜欢。

第174章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