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聂豹[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https://m.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胡须微微颤动:34;老夫不过是说了些实话。倒是你;他意味深长地看着陈恪,34;那火器图纸,帮了大忙。34;
nbsp陈恪心头一跳。
nbsp他秘密交给戚继光的新式火器图纸,聂豹竟然知情?
nbsp似乎看出陈恪的疑惑,聂豹轻笑一声:34;老夫虽老,耳目尚聪。俞大猷的密奏中提到新式火器,老夫一看便知是你的手笔。34;
nbsp陈恪抿了口茶,掩饰内心的波动:34;效果如何?34;
nbsp34;提升了五成战力。34;聂豹的眼中闪过赞赏,34;胡宗宪部已经列装,倭寇闻风丧胆。34;
nbsp陈恪刚露出喜色,却听聂豹叹息一声:34;可惜啊;
nbsp34;聂师何故叹息?34;
nbsp34;财政吃紧,只能优先供应胡宗宪部。34;聂豹的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敲击,34;九边将士,仍用着老旧火铳。34;
nbsp陈恪皱眉:34;万寿宫已经完工,九边互市也渐趋稳定。今年开支应当会减少许多才是。34;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聂豹突然冷笑一声,这表情在他脸上显得格外突兀:34;子恒啊子恒,你当真以为朝廷财政好转了?34;
nbsp陈恪心头涌起不祥预感:34;聂师的意思是;
nbsp34;浙江为抗倭提前征收三年赋税,你知道吧?34;聂豹压低声音,34;可你知道有多少省份也这么做了吗?34;
nbsp陈恪的指尖微微发凉:34;难道;
nbsp34;七个。34;聂豹竖起枯瘦的手指,34;七个赋税大省,都已提前征收了未来几年的赋税。官员俸禄欠发已逾一年半,军中粮饷拖欠更是常事。34;
nbsp陈恪手中的茶盏险些滑落。
nbsp他原以为只有浙江因抗倭特殊需要才出此下策,没想到竟已成普遍现象。
nbsp34;这;陈恪声音发紧,34;如此竭泽而渔,百姓如何承受?34;
nbsp聂豹的目光陡然锐利:34;所以老夫今日讲39;知行合一39;!那些只知道催科逼税的官员,可曾想过百姓疾苦?34;
nbsp陈恪沉默良久,茶汤的热气在眼前缭绕,却驱不散心中的寒意。
nbsp他本以为通过漕粮改银、三市分立等改革,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困境。
nbsp现在看来,不过是杯水车薪。
nbsp34;子恒,你是有大才的。34;聂豹突然语重心长,34;皇上器重你,将来必有大用。但你要记住,改革不是修修补补,而是要动根本。34;
nbsp陈恪抬头,对上聂豹灼灼的目光:34;聂师是说...土地?34;
nbsp聂豹微微颔首:34;你我都知道症结所在。但牵一发而动全身,历代变法者,有几个善终?34;
nbsp这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陈恪头上。
nbsp是啊,即便他将来掌握实权,想要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又谈何容易?那些权贵豪强,怎会轻易放弃既得利益?
nbsp34;学生曾想;陈恪斟酌着词句,34;或许可以将陆上矛盾转移至海上。开海禁,兴贸易,以海利补陆困。34;
nbsp聂豹挑眉:34;哦?这倒是个新思路。但如今东南倭患未平,开海禁岂不是给倭寇送钱粮?34;
nbsp陈恪苦笑:34;正是。海域不靖,此策难行。34;
nbsp两人相对无言。窗外,一片枯叶打着旋落在窗台上,发出轻微的声响。
nbsp34;子恒。34;聂豹突然开口,声音低沉,34;老夫老了,能看到大明中兴的希望,全在你们这些年轻人身上。34;他站起身,拍了拍陈恪的肩膀,34;记住,知行合一。知道问题所在,就要想办法解决,哪怕...从最小的可能做起。34;
nbsp离开国子监时,夕阳已经西沉。陈恪独自走在长安街上,影子被拉得很长。
nbsp聂豹的话在他脑海中回荡,与嘉靖的期待、严嵩的权谋、徐阶的算计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错综复杂的图景。
nbsp他原以为自己对大明的困境已有足够认识,今日才知不过是冰山一角。
nbsp财政枯竭、土地兼并、军备废弛...这些问题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nbsp34;矛盾转移;陈恪喃喃自语。这个在现代社会常见的解决思路,在十六世纪的大明却面临重重阻碍。
nbsp倭寇不除,海禁难开;海禁不开,商路不通;商路不通,则无法通过海外贸易缓解国内矛盾。
nbsp陈恪停下脚步,望向紫禁城的方向。暮色中,那巍峨的宫墙如同巨兽蛰伏,沉默而威严。
nbsp34;必须加快肃清倭寇;他握紧拳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34;然后...开海禁!34;
喜欢。
第189章 聂豹[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