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太阴乘龙道童图[1/2页]
《天心雷元道母图》显照而出的闪瞬间,这道图本身便在虚实变幻之中,兼具着两相之道的曼妙,霎时间融入了允函的精气神三元之中。
这不是印证着某一元的道图,而是直指天心雷法义理的道图!
甚至连刚刚虚悬在泥丸宫内的那道图本身,都只是其刻意显化而成的外相。
盖因此道,存乎天心雷法之中,道法所至之处,则道韵无所不在!
它于诸般显照,诸般尽皆是它,又尽皆不全都是它。
于是,当那《道母图》的外相彻底溃散开来,消融于道与法之中的时候,由上及下,最开始变化的,是允函的泥丸宫内,那极尽于凝练的神形小说
当然,神形是魂魄本源之显照,饶是道图意蕴加持,都不曾改易神形本身分毫,只是这霎时间,再看去时,允函的身形原本所穿的淡雅道袍霎时间改换,雷光与魔焰交织之间,雷光的明光将一切熔铸,霎时间,一道五色华袍披在了允函的身形上。
进而,是那雷火交织的明光本身溃灭开来,灵光尘埃之中,是一道道纤细的丝线从中延展出来,暗绣着一道道天心雷篆,于华袍的边沿处。
继而,当这样的明光继续垂落,直沿着中脉而下,倏忽间直坠入气海丹田之中去的时候。
霎时间,那雷火交织的明光里面,道母图化作了一枚兼具虚实的篆种,继而将篆种消融在了这几乎对于修士而言最为重要的几处道躯大窍之一。
登时间,允函原本就堪称浑厚且精纯的天心雷霆法力,在那繁浩至极的有类雷火交织的篆纹明光之中,陡然间变得更为凝练起来!
举重若轻,举轻若重,这好似是于法力之中全方面的极尽升华。
允函虽然从始至终未曾修持过自己这一脉的篆法,但是此刻道图统御三元诸法,只这一步蜕变,便等同于无上篆法加身!
但直至此刻,将两处雷火神辉一上一下交相辉映的时候,这尚还只是纯粹的性命双修而已,还算不得三元共振,算不得形神皆妙!
而道与法的变化,总归是有源头的,连《道母图》的诞生,都是有源头的。
那源头是楚维阳与允函相互间参合三元的牵系所在,那是天心灵台上空,两道相互间已经极尽重叠的神形。
因而,伴随着这一进程的长久持续,是不断的有雷火交织着显照成篆纹,进而依照着道图的意蕴,先滋养着神形的外象,继而浑如瓢泼光雨一般自中脉洒落,坠入气海丹田之中后,不断的融入进允函那浑厚的雷霆法力之中。
随之而来的,则是那雷霆法力冲霄而起,徜徉于周天经络之中。
而伴随着内周天运转,那浑厚的法力开始一如往常一般,滋养着经络本身,滋养着四肢百骸的气血,滋养着脏腑宫,滋养着通体骨相,乃至于滋养着内里的血髓。
同样随着雷霆法力的内周天运转,那承载法力的气海丹田,也在有所共鸣与交织,所谓气海丹田与玄关命窍,不过是人身形一前一后之间的统一位置而已。
事实上,直至今日,修行道法的义理已经十分昌明的年代,关于气海丹田与玄关命窍在,那内里的雷霆似是凝聚成了她趺坐的神形,进而那汹涌的魔焰却尽皆展露着楚维阳的气运,由更外面包裹着允函的雷霆神形,像是在驾驭,在浸染,在熔炼,在引导!
而也顺着这种愈渐于紧实的相互间牵系,楚维阳用着那切实的温润如玉的神形,身处在幽深的雷池寒潭之中,在冷与热的交织之中,感受到了那沛然圆融的至上道韵,从允函那里,朝着楚维阳传递而来。
尽皆五行妙法,遁术与雷法的交织与共鸣,是性命根髓的深种。
因为在两人气机的交织之中,更多的是楚维阳对于允函的浸染,因而,这种蜕变,反而更早的生发在了允函的身上。
但直至蜕变完整,气运兜转之间,参合三元之中,终于,同样的变化也要从楚维阳这里开始了演化。
第416章 太阴乘龙道童图[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