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9 章 第 269 章[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https://m.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但却也不得不承认,范仲淹能有今日,绝大部分还是自己的本事。晏殊一向自诩柔弱文人,在京城这样的富庶地界过得富贵安逸,对范仲淹这种常想着往外跑去吃苦的人还是佩服的。
官家心意已决,范参知回来,指不定还能往上升一升。
谁不知道武官升官快。晏殊半是玩笑地想着,却不敢肯定这全然只是自己的玩笑话。
哪怕官家到时候只是升个虚的官职,朝上这早年遗留下的重文轻武的风气都会很快被打压下去。
后来人,真是赶上好时候了啊……
晏殊漫不经心地感慨着,上前一步,驳了吕相。
两位相公意见相左,朝上很快热火朝天地吵了起来。
晏殊听着朝上熟悉的像瓦舍一样嘈杂喧哗的背景音,偶尔不咸不淡地拱两句火。晏殊以神童之名应召,得先帝看重,一生顺遂,对自己心里有数,知道自己吃不了这样的苦,争不了那美名,他所争取的一切,实际上他都得不到任何好处,更甚至往后这相位,说不定都会被武将分一杯羹——官家可是早早有升狄青做枢密使的意思了。
可他偏偏还是这么做了。
晏殊的思绪是游离的,仿佛梦游一般冷眼看着,但他的手却是紧紧握着拳,修剪整齐的指甲甚至在手上留下深深的印记。
他不是亲武官那派的文臣,也不承认自己为出将入相四个字澎湃,他一边想着后续这会有多少麻烦,防备之后武官夺权,一边还是选择为未来让路。
……虽然但是,这林如海吵架中气这么足的吗?之前真没看出来……
青史百卷,丞相不知几何,有多少人的名字最后能被流传,他们最后会是一捧尘埃还是会在别人的文章里熠熠生辉?但所有人都知道,范仲淹定是会青史留名了。如吕尚(姜子牙)、如吴起,哪怕不识字的百姓,都能从戏文里听说他们的故事。
有人在吵架,有人在澎湃,还有人——在阿巴阿巴。
阿杨:啊?不知道啊?他们怎么忽然吵起来了?阿巴阿巴……
啥?武职?范参知不是早就干过练兵守城的活了吗?虽然之前他之前顶着个文官的官职,难道这样就不算吗?
啥?出将入相?按范参知的能力,同平章事不是迟早的事情吗?他们到底有什么好吵的?
阿杨如今会阿巴阿巴,师父其实有一半的锅。一个实用主义者教出了另一个实用主义者,世人眼中重于性命的名声于他们不过云烟,朝上争死争活的权利让他们感觉乏味,他们所看重的一个人真正做的事情,地位虚名,与“人”的本质无关。只是师父更通人性,而阿杨,虽然学过,但他的眼睛看更远更清,以至于过分的不在意眼前。他不在意那“好名声”,甚至觉得那些为日后的权利分配而争吵无聊透了。
生前死后再多的盛名权利是虚的,总有一天,后人会剥开史书上的层层矫饰,找到真正熠熠生辉的灵魂,让自己不断向他们靠近。
这件事情吵了一会儿,官家看朝上的官员差不多从过激的情绪中缓和一些了,就干脆地把这件事情盖棺定论。但由于此事带来的震荡,之后的议程上朝臣的情绪都高昂了许多。
今天的事情不少,但居然讨论地挺快,中午大伙儿在廊下吃了午饭,之后把各项事情收个尾,便很快退朝了。
退朝时,武官们俱是满脸红光,不少文官也是情绪激动,阿杨往前一扫,便瞧见走在自己前面的林海和张述,两个人本来不熟,现在居然正聊得起兴,相约散职之后带着好友一起好好喝一杯。
但吕相看起来并不高兴,眉头拧着,似在沉思。
阿杨能隐隐约约明白吕相的担忧,但是……强总好过弱,对吧?
官家是少见的愿意为了达到目的去分散自己手上权利的皇帝,但分散出的权利后世总会有皇帝一步步去收拢,以达到集权,但若是任由文武分离隔阂,最后定会变成你死我活的派系之争,而单纯打压武职,更非强国之道。
阿杨没有再去看吕夷简,打了个哈欠悠哉游哉往外走,想着中午有些吃少了,回司的时候偷偷去买几个灌蛋饼好了。
第 269 章 第 269 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