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章 援朝叔,我回来了[1/2页]

    张得芳亲自接待秦老板。

    亲妹说的,跟这小伙聊天相当开眼界。

    国富论里的内容他都能侃侃而谈。

    边际效益递减规律他说的头头是道。

    张得芳给他泡茶,故意把话题往经济学理论上引

    秦川呵呵笑,摸一下鼻子。

    “你妹瞎说的,我哪儿懂国富论是什么玩意儿,我初中都没读完,我老婆堂叔是我们景宁县棉纺厂厂长,喜欢研究市场经济,听他说话灌的耳音。”

    张得美给他斜眼睛。

    喂,你怎么回事,在我姐跟前藏着掖着?

    张得芳身子往后靠,点点头。

    “原来你有高人指点,景宁县的棉纺厂我知道,生产的棉纱和一款棉布料很不错,周厂长人也不错,没想到他是你岳父。”

    “不是亲的,他太爷和我老婆祖爷是亲兄弟。”

    姐妹俩脸上,算起来挺复杂的表情。

    张得芳微微笑:“那也算是你岳父嘛。”

    景宁县棉纺厂是不错。

    九三年破产了。

    国有企业要么改体制要么破产,大多都逃不过九十年代那一波劫难。

    跟张得芳不是探讨棉纺厂的棉布好不好,是签一纸运货合约。

    跟肖经理签的供货合约掏出来,给张得芳递过去。

    “张总,看仔细些,别说我忽悠你。”

    张得芳看的很仔细,有一些疑虑。

    “秦老板,你应该能想到,你做我的代理商,有资金支持有销售渠道畅通,比你做个体户单打独斗赚钱要来的快。”

    秦川咧嘴一笑。

    “张总,我有肖经理的电话,能随时联系他,货发到西京市,我跑一趟取回来,花不了多大事,不是非要跟你合作不可。”

    话说的温和,意思明确。

    一千块用三天滚成三千块,三千块滚成六千块,六千滚成一万二。

    也就个把月时间。

    张得芳直起身,合同往前推一把。

    “签字吧,”

    秦川不用去西京提货了。

    直接来兰城得芳贸易公司提货。

    在铜城市范围,只能是他一个人做大西洋牌子的牛仔。

    签完字,张得芳拨桌子上座机。

    “江厂长,你可以送货过来,顺路带一个人回铜城,位子别坐满了。”

    秦天瞪眼睛。

    “张总,六天前从铜城制衣厂出来的卡车是给你供货?”

第54章 援朝叔,我回来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