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54章 这个擦边球不好打[1/2页]

    收棉花的补充手续有十几页,都要负责人签字认可。

    “这么多?没必要吧艳姐?”

    “就是怕出事才补充的,这是棉花收购,不是衣服,怎么小心都不过分。”

    赚钱事业,怎么小心都不过分,这是秦川给李艳灌输的思想。

    李艳递过来这沓手续的手微微抖,再提醒一句:“你认真看一遍,我爸说这个不敢马虎,你看还有哪里不合适。”

    这次秦川好好看,真不马虎。

    每天收60吨棉,一共1500吨货,跟预计的时间差不多,一个月时间收完。

    每吨赚差2000块差价。

    从土乡供销社到县供销社,再到县工商局,又到县委轻工委,再到县府一把手,都有证明都有签字。

    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证明都开出来,有必要签字的人没必要签字的人都签上去。

    盖了二十几个章。

    平安贸易公司,大坪农业合作社,头顶戴十几层公家帽子。

    李艳是李书记亲女儿,这些帽子才能戴头上。

    看上去这一圈转圆通了。

    为了赚一斤棉花一块钱的差价。

    打了一个极危险的擦边球。

    六百万棉花收购款,从李艳手里拨出去三百万,从兰城美芳手里拨出去三百万,过景宁县财政审核,再拨到县供销社,再拉去土高乡供销社,最后到一万亩棉花田农户手里。

    资金流的弯子相当复杂。

    没有一张白条打出去。

    景宁县蔬菜生产基地,大湾养殖基地,加上散户,统购统销政策下,先收货再打白条,翻过年三月份结账,结不清的三年五年欠着。

    土高乡财务上七个眼八个窟窿,就是打白条打出来的。

    这一茬棉花每一家每一斤都是现金支付。

    给秦老板交货,没打白条的风声从土高乡一路散播出去。

    高村长给秦书记汇报的数据很明显,这一茬棉花收入,最多一户种了五十亩,一千五百斤棉花卖了三千块。

    五十亩旱沙地上,今年有三千块收入,是这家农户做梦都想不到的事。

    收这批棉花,一道手续衔接不上,被市里查被省里查,平安贸易就得关门歇业,负责人判个十年八年都是轻的。

    这两天李艳补手续算数据,吓的腿脚颤抖。

    他觉得这家伙胆子太大了,别人绝对不会想到,这一千五百吨棉花里,私人老板能赚三百万差价。

    赚这笔钱之前,平安贸易真金白银先掏出去了三百万。

    赚回来的这笔差价,不是以三百万现金摆在柜面上,存在储蓄银行。

    这笔钱还在一千五百吨棉花里,景宁棉纺厂分一半,兰城美芳纺纱厂分一半,一块钱的棉花变成三块钱的景宁棉布,三块钱的棉布换成十块钱的成衣。

    大手笔大生意。

    “艳姐,怕什么,天塌下来我顶着,账面上手续补充的比较完整,只要李书记稳坐县委书记,只要我三叔稳坐乡府书记,这笔生意咱稳赚。”

第754章 这个擦边球不好打[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