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97章 两车地膜拉来了[1/2页]

    张春迫不及待拉开一卷地膜,透明薄膜看得他一脸懵。

    “川子,这就是地里铺的地膜?我怎么想不通?”

    秦川给张村长解释了一遍。

    地膜主要起保温保湿作用,提高西瓜和棉花产量。

    “沙地里铺了地膜,增产百分之五十,从今年春天开始,全西北用的地膜从咱大坪村这儿铺展开传出去。”

    78年小岗村搞联产承包,影响全国。

    85年大坪村铺地膜种西瓜,也将影响全国。

    平安贸易的货车给泉水市拉蔬菜,三天拉一趟,供不应求。

    人家打发两辆车直接来大坪村拉菜,总不能空车进来,顺路将秦总要的地膜拉进来。

    张春一听有十万卷,吓一大跳。

    “川子,往哪儿用啊?”

    “高崖范围三万亩棉田,小水村范围一万亩番茄,这就能用掉一半,另一半明年再用,大家都会来咱们村买地膜。”

    大坪村会有一笔不小的公款收入。

    张春赶紧安排五辆拖拉机拉大棚里蔬菜,现摘先拉,大坪人这个点在大棚里摘蔬菜也够辛苦的。

    三万八千斤菜赶下午装车拉去泉水市。

    张春嘿嘿笑,多要一毛钱,人家竟然不还价。

    三万八千斤,几样蔬菜平均下来,一斤有四毛。

    川子进账七千多。

    他说给村委公款抽一成利。

    张春觉得不能只在川子的利润上抽这笔钱,一视同仁都抽。

    这个想法没给秦川说,他在账本上算了半天算明白就行了。

    张小梅和杜小月答应了张村长,放寒假这段时间不回家,帮张春整理出菜账务。

    几天过去,两个女老师万分吃惊,川哥名下,一个月的大棚蔬菜收入就有二十几万。

    五个月出去可不得一百万?

    张小梅说,我的妈呀,怪不得李书记和陆市长都围着川哥转。

    张春乐呵呵:“小梅啊,你明白为什么给你们老师的补贴这么高了吧?你川哥有钱,当然了咱村委也有钱,好好教娃娃们,给你们拿最好的工资。”

    忙完这一摊子,张春带小梅小月去张旺家吃大锅饭。

    半院子人盯在张春身上。

    “张村长,两个女老师咋跟在你身后?”

    这话问的张春很不自在,怼过去:“吃饭来了,咋的不行?”

    “学校里没给老师们做饭吗?”

    张春解释道:“李青开着车子送刘妍老师回家了,她们两个女老师帮我算账,不去学校吃。”

    张春嘴上这么说,心里想一个事,老师们今儿不在学校吃饭,没给小毛打招呼,小毛是不是回去给卫军做饭呢。

    心里想这事,张春在大娘的供桌前恭敬上了一根香,戴上白帽子,弯着腰跪在左边张旺跟前,假装戚戚然哭上两嗓子。

    这是她大娘,他是亲侄儿,当然要哭一下。

    过了一会,他一张口说出了一句让张旺吓一跳的话:“川子说,咱大娘过两天就活过来了,咱没必要这样子折腾。”

    张旺一肚子火:“张春,你想跪了就跪一会,不想跪了忙你的事儿去,瞎说什么胡话。”

    张旺用当哥的口气说张春。

    “是川子说的。”张春狡辩一句。

    “川子那天喝酒喝醉了,开玩笑说的话你也能当真?”

    “川子说的话咋不能当真?”

第797章 两车地膜拉来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