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 班师回朝(一万八…………)[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https://m.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曾沉声道:“张知白便在此列。”
nbsp寇季愣了一下,有些不敢相信的道:“张公?官家罢了他参知政事?”
nbsp王曾摇头,道:“官家向我们三人透露,说你还朝以后,有意让你迁入政事堂。你入政事堂,我们三个人当中,必然有一个人得给你腾位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吕夷简是肯定不会给你让位的。
nbsp老夫现在离开政事堂,有些不甘心。
nbsp倒是张知白洒脱。
nbsp他在知道了此事以后,主动找官家请辞。
nbsp官家答应了他辞去参知政事的官职,但是并没有放他告老。
nbsp而是任他为东北诸府巡察,坐镇上京城,督官东北民政。”
nbsp“诸府巡察?”
nbsp寇季有些意外,“几品官,什么职能?”
nbsp王曾笑着道:“官家特赦的,不长设,唯有用到的时候才会设立。张知白应该算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常驻一地的巡察,正二品的官,巡察各地民政,拨乱反正。”
nbsp寇季缓缓点头。
nbsp就是一个权力更大一点的钦差。
nbsp大宋如今治理下的府诸多,最遥远的地方距离汴京城有万里之遥。
nbsp朝廷难免有鞭长莫及的时候,确实需要一个此类的职位,时不时的到地方上巡察。
nbsp寇季笑着道:“有张公坐镇此地,那我就放心了。”
nbsp王曾又好气又好笑的道:“张公对你可不错,对你家那个崽儿更好。你抢了他的位置,你还笑得出来?”
nbsp寇季淡淡的笑道:“我未必抢的是他的位置。”
nbsp王曾一愣,微微瞪大了眼。
nbsp寇季低声一笑。
nbsp二人皆没有说话。
nbsp但是双方都明白对方的心思。
nbsp参知政事的位置既然容不下寇季。
nbsp那就只能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了。
nbsp寇季要抢,抢的也是吕夷简的位置。
nbsp二人聊完了正事,又说了一些私话。
nbsp到了入夜以后。
nbsp寇季在辽阳府城主府,举行了一场接风宴,为王曾接风洗尘。
nbsp邀请了种世衡等人一起参加了宴席。
nbsp众人心里都高兴,所以喝了个酩酊大醉。
nbsp期间,王曾吟了一首诗。
nbsp种世衡即兴做了一首。
nbsp高处恭鄙夷种世衡做的诗太粗俗。
nbsp双方动了拳脚。
nbsp到最后,朱能等人也被扯了进去。
nbsp寇季也没能幸免遇难。
nbsp于是乎。
nbsp次日。
nbsp起床以后。
nbsp寇季盯着一个熊猫眼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nbsp“谁打的?!”
nbsp寇季面对着种世衡等人,厉声质问。
nbsp种世衡等人无人应答,纷纷装聋作哑。
nbsp“行了,昨夜大家都喝了一个酩酊大醉,又没有仆人在,也没有其他人伺候,根本没人知道。
nbsp只要人家不承认,你永远抓不到凶手。
nbsp收拾收拾东西,准备启程吧。
nbsp官家可在汴京城里等着你们呢。”
nbsp王曾出来从中说和,寇季才放弃了追查殴打他的真凶,吩咐种世衡等人下去整顿兵马,准备班师回朝。
nbsp种世衡等人在打仗之余,将辽地和高丽洗劫一空。
nbsp所以他们在班师回朝的时候,所携带的财货就有点多。
nbsp有多少车没数,各式各样的值钱的东西,以及金银财宝有多少,也数不过来。
nbsp唯一能数过来的就是押送那些东西的将士。
nbsp五万。
nbsp整整五万将士。
nbsp搭配了足足三万多俘虏,才勉强将那些东西全部装车,并且押送上路。
nbsp王曾看着那长的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队,呢喃自语,“我们还在汴京城为国库空的跑耗子发愁,你们却已经抢到了足以撑破国库的钱财。”
nbsp刘亨正在跟寇季攀谈,听到了王曾的话,忍不住道:“我之前洗劫上京城的钱财,早已运回了汴京城,不然更多。”
nbsp王曾瞥了刘亨一眼,淡淡的道:“那些钱财正是老夫亲自去点收的,老夫自然知晓。”
nbsp刘亨闻言,没有再开口。
nbsp寇季则有些意外的盯着王曾道:“国库里的钱财花完了?”
nbsp王曾翻了个白眼,“你们数十万人在外征战,每日里耗费多少钱粮,你们心里没数吗?官家可是发话了,就算是掏空了汴京城,掏空了大宋各地的常平仓,也不能让你们中间任何一个人饿着。
nbsp为此,他还让宫里一些宦官,专门赶到各地去监督此时。
nbsp并且随时向他禀报各地的消息。
nbsp我们只能硬着头皮从国库里掏钱,国库里掏空了就去掏封桩库。
nbsp封桩库掏空了,就去一字交子铺借贷。
nbsp如今国库空了,封桩库也空了,各地常平仓空了九成。
nbsp还欠着一字交子铺四百万贯。
nbsp朝廷此次为了应对战事,可是掏空了所有家底。”
nbsp寇季郑重的道:“但燕云我们拿回来了,辽国也是我们的了,高丽亦是如此。”
nbsp王曾点着头,感慨道:“是啊!燕云拿回来了,辽国和高丽也覆灭了。他们的疆土,如今已经成了我们的疆土。
nbsp我大宋的疆土,比盛唐,也不承多让。
nbsp如今的大宋,才称得上是天朝上邦。
nbsp如今的大宋,才是大宋该有的模样。”
nbsp寇季笑着点了点头。
nbsp身在大宋十数年。
nbsp他能体会到宋人对强大的渴望。
nbsp也能体会到宋人强大起来以后,心里有多么自豪。
nbsp大宋吃够了苦头,如今再得甜头,才知道那甜头到底有多甜,才知道那甜头到底有多迷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寇季和王曾说完了话以后,就带着人一直在打点行囊。
nbsp寇季出门的时候带的东西不多,可是回去的时候东西貌似有点多。
nbsp手下的人总爱在他面前献宝,缴获到了稀世珍宝,总要拿到寇季面前得瑟一下,又或者主动献给寇季。
nbsp寇季也没有客气,全收入到了囊中。
nbsp但不是他贪财,主要是好些好东西,他都没见过。
nbsp毕竟,后世虽然发达,信息虽然广,能见到的东西也多,可一些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淹没的东西,根本见不到。
nbsp比如东海女直部族收藏的已经亡国的渤海国的王玺,再比如大唐女帝武曌赐给渤海国国主的一面金牌,以及李治用过的一柄唐刀。
nbsp还有什么新罗王的面具,耶律阿保机的画像等等等等。
nbsp失传的东西太多了。
nbsp寇季有幸见到,自然要好好的收藏。
nbsp当然了,比起寇季收到的东西,寇天赐收到的更多。
nbsp寇季收东西,有受贿的风险,送东西的人也有行贿的风险。
nbsp可是寇天赐不同。
nbsp那些军中大佬,不是他叔叔就是伯伯,要么就是爷爷辈的。
nbsp不存在受贿和行贿的可能。
nbsp别人也挑不出什么错。
nbsp所以他们得到了好东西,见到了小辈,自然是毫不客气的往其怀里塞。
nbsp有过分的一送就是一整车。
nbsp所以寇季的东西,两个箱子就装满了。
nbsp寇天赐的东西足足装了五车。
nbsp寇季眼睁睁的看着寇天赐招呼着自己的亲随们过去帮他搬东西的时候,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nbsp“特么的,我就是个打工的!”
nbsp还好有一个人比他更惨。
nbsp不然寇季真的要考虑懂用帮寇天赐存零花钱的借口,没收了寇天赐‘受贿所得。
nbsp那个最惨的人就是赵润。
nbsp他身份虽然高贵,但是军中上下,没有一个人给他送东西的。
nbsp因为军中将士给他送东西,意义不一样。
nbsp哪怕是没有任何心思,只是单纯的送一个东西给赵润乐呵乐呵也不行。
nbsp一些心怀叵测的人若是知道了此事,一定会十分险恶的解读此事。
nbsp给赵润栽赃一个结交军中将士,图谋不轨,给军中将士栽赃一个刻意结交嫡长皇子,图谋不轨,轻而易举。
nbsp事情闹大了,非要杀人平息的话。
nbsp铁定杀的是军中将士。
nbsp因为赵祯除非是疯了,不然不可能杀嫡长皇子。
nbsp就算他真的疯了,非要杀,满朝文武也不会同意。
nbsp也正是因为如此,军中将士不可能有人给赵润送东西。
nbsp最后还是寇季看赵润可怜,送了一方唐朝的古砚,据说是唐高宗李治赐给新罗国贞德女王的国礼之一。
nbsp新罗被高丽灭了以后,就被高丽王收入到了高丽皇宫中当了藏品。
nbsp此物是高丽派人到辽阳府议和的时候,送给寇季的礼物之一。
nbsp寇季是赵润的先生,送赵润一方古砚,其他人也挑不出错。
nbsp赵润站在辽阳府城主府门口,眼看着寇天赐那装满了一车又一车的东西,再看了看自己手里捧着的砚台,陷入到了深深的怀疑当中。
nbsp难道我是一个假皇子?
nbsp“要不我分你一车?”
nbsp寇天赐在装好了自己的东西以后,见赵润一个人站在那儿发呆,便走上前,拍了拍赵润的肩头,大方的说。
nbsp赵润回过神,不屑的撇嘴道:“一些俗物而已,我要多少有多少,不需要你送。”
nbsp寇天赐点了点头,笑着道:“既然都是俗物,那你这方砚台能不能送我?”
nbsp赵润瞬间瞪起眼,双手紧紧的将砚台抱在怀里,“你想得美!”
喜欢。
第901章 班师回朝(一万八…………)[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