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5章 高拱(中)[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https://m.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恪与杜衡刚转过街角,便听见翰墨轩里面传来一阵浑厚的嗓音,如洪钟大吕般穿透书肆的木门,在静谧的街道上回荡。

    nbsp34;......故曰39;心即理39;,非谓心外无理,实乃心与理一也;

    nbsp陈恪脚步微顿,这声音他再熟悉不过——高拱讲学时特有的抑扬顿挫,每个字都像经过千锤百炼,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nbsp杜衡见他驻足,也跟着停下,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nbsp34;高师今日讲的是心学与理学会通。34;杜衡压低声音道,34;前几日就在准备这个题目。34;

    nbsp陈恪微微颔首,目光落在翰墨轩那扇半开的木门上。

    nbsp透过缝隙,能看到里面人头攒动,却安静得出奇,只有高拱的声音在空气中震荡。

    nbsp两人拾级而上,每走一步,那声音便清晰一分,而陈恪的脚步却愈发迟缓。

    nbsp杜衡不解地回头,只见陈恪站在倒数第三级台阶上,眉头微蹙,似在思索什么。

    nbsp34;子恒?34;杜衡轻声唤道。

    nbsp陈恪恍然回神,嘴角扬起一抹浅笑:34;杜兄先请。我初来乍到,贸然闯入恐扰了高师讲学。34;

    nbsp杜衡正欲开口,里面突然传来高拱提高的声调:34;......若只知格物而不知致知,如盲人摸象;若只言心性而不究物理,则如空中楼阁;

    nbsp这话如一道闪电劈进陈恪脑海,多年前杭州贡院前那场辩论历历在目——钱德洪抚掌大笑,王畿眉头紧锁,而自己正是用这般比喻反驳二老各执一端。

    nbsp杜衡见陈恪出神,以为他顾忌身份,便道:34;子恒稍候,我去禀报高师。34;

    nbsp陈恪却一把按住他的手腕,力道不重却不容拒绝:34;不必。34;他指了指角落一个不起眼的位置,34;我自去旁听便是。34;

    nbsp杜衡张口欲言,却在触及陈恪坚定的目光时住了口。

    nbsp这位靖海伯行事向来有章法,他既如此选择,必有深意。

    nbsp杜衡只得点点头,悄然走向前排预留的座位。

    nbsp陈恪轻撩直裰下摆,悄无声息地滑入后排。

    nbsp周围多是布衣学子,偶有几个穿绸衫的,也都全神贯注盯着前方,无人注意这个突然出现的陌生人。

    nbsp翰墨轩内檀香氤氲,高拱立于一方矮几之后,靛青直裰衬得他身形愈发魁梧。

    nbsp这位理学大家此刻正讲到兴头上,宽厚的国字脸上泛着红光,右手在空中划出有力的弧线。

    nbsp34;......阳明公言39;知行合一39;,非是知先行后,亦非行重知轻,实乃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nbsp陈恪倚着朱漆立柱,高拱这番论述,竟与他在苏州练兵时和徐渭探讨的观点惊人相似——当时他用34;火器操作34;比喻知行关系,称34;知装填之法而不实操,如纸上谈兵;能熟练装填而不知原理,则难应变34;。

    nbsp34;......老夫钻研半生,原以为已得真知,34;高拱突然长叹一声,声音低了几分,34;如今方知,不过是在这条路上多走了几步罢了。34;

    nbsp堂内一片寂静,连翻动书页的沙沙声都停了。

    nbsp众学子屏息凝神,等待这位当世大儒的下文。

    nbsp高拱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在掠过角落时突然一顿。

    nbsp陈恪分明看到那双锐利的眼睛亮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

    nbsp34;当今之世,谁将阳明公学问用得最好?34;高拱突然发问。

    nbsp前排一个年轻学子怯生生道:34;可是徐阁老?34;

    nbsp高拱摇头,花白胡须随之轻颤:34;非也。34;他忽然抬手指向陈恪所在的方向,声音陡然提高:34;若说时时刻刻都在践行39;知行合一39;之人,就在你我中间——34;

    nbsp陈恪心头一跳,下意识要后退,却听高拱浑厚的嗓音如惊雷炸响:

    nbsp34;靖海伯,陈恪!34;

    nbsp满堂哗然。

    nbsp几个离陈恪近的学子猛地转头,待看清立柱旁的身影,顿时瞪大眼睛。

    nbsp一个穿湖蓝直裰的青年手中书卷34;啪34;地落地,嘴唇颤抖着指向陈恪:34;真、真的是靖海伯!34;

    nbsp这声惊呼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涟漪瞬间扩散。

    nbsp人群自动分开,露出陈恪略显尴尬的身影。

    nbsp那位指认他的学子突然意识到失礼,慌忙躬身:34;晚、晚生失礼,伯爷恕罪!34; 第285章 高拱(中)[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